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356集:孝公驾崩

第356集:孝公驾崩(2/4)

着地图对他说:“你看,这就是卫鞅给秦国的礼物。”

    脚步声由远及近,太子驷抬头,看见卫鞅一身素服走进来,手里捧着那卷户籍总册。

    “臣卫鞅,叩见太子。”卫鞅跪在灵前,将竹简举过头顶,“这是十年变法的成果,秦国户数较孝公初年增长三倍,粮仓充盈,甲士十万,恳请太子登基后,继续推行新法。”

    太子驷盯着那卷竹简,上面的编绳已经磨得发亮。他知道,这不仅是户籍记录,更是卫鞅向他摊牌的筹码。

    “商君劳苦了。”他淡淡开口,声音因连日哀恸而沙哑,“如今国丧期间,朝政之事,待登基后再议吧。”

    卫鞅没有起身,依旧保持着托举的姿势:“太子明鉴,旧贵族已在暗中串联,若此时新法有丝毫动摇,十年心血恐将付诸东流。”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争吵声。甘龙带着几位老臣闯了进来,见到卫鞅,故意提高了声音:“商君好大的胆子!君上尸骨未寒,你就在灵前逼迫太子,是何居心?”

    卫鞅缓缓转头,目光如刀:“甘龙大人深夜带人行闯灵堂,难道就是尽忠之道?”

    “你!”甘龙被噎得说不出话,转而对太子驷躬身道,“殿下,臣等有要事启奏。卫鞅变法十年,民怨积深,如今君上驾崩,正是安抚民心之时,当暂罢新法,以安天下。”

    几位老臣纷纷附和,一时间,灵堂里的烛火被他们的争执声搅得摇曳不定。

    太子驷看着眼前剑拔弩张的两派,忽然觉得父亲临终前的眼神里,藏着的或许不是嘱托,而是无奈。他挥了挥手,疲惫地说:“都退下吧。让君上清静些。”

    卫鞅深深看了他一眼,收起竹简转身离开。经过甘龙身边时,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撞,火花四溅。

    四、街巷

    栎阳的早市向来热闹,可今日却透着诡异的安静。卖菜的摊贩有气无力地吆喝着,买主们也只是匆匆交易,没人愿意多说话。直到几个醉醺醺的汉子撞开人群,这种沉默才被打破。

    “都来看啊!这就是新法的好处!”为首的汉子举着个破碗,酒液顺着袖口往下滴,“俺哥只因晚交了半斗粟米,就被官府抓去做苦役,至今没回来!”

    人群里起了骚动。有人低声议论:“听说了吗?商君要废了井田,把贵族的地都分了,这是要天下大乱啊!”

    “何止啊,我听当兵的亲戚说,商君要征兵去打魏国,说是为了立军功,其实是想趁机夺权!”

    这些话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起初只是窃窃私语,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议论,其中不乏一些面生的面孔在刻意煽动。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想起被征去修水渠的丈夫,眼圈红了:“要是君上还在,定不会让我们这般受苦……”

    这话仿佛点燃了炸药桶。不知是谁先扔了个烂菜叶,紧接着,石块、泥团纷纷飞向街对面的市亭——那里挂着新法的条文木牌。

    “砸了它!砸了这害人的新法!”

    “让卫鞅滚出秦国!”

    混乱中,有人趁机抢夺摊贩的货物,有人冲进旁边的粮铺打砸。负责维持秩序的市吏想上前制止,却被汹涌的人潮推搡在地。

    就在这时,一队铁甲士兵列队而来,步伐整齐的踏地声让嘈杂的街市瞬间安静下来。卫鞅骑着黑马出现在街口,玄色的朝服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拿下为首的闹事者。”卫鞅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士兵们迅速行动,将那几个醉汉和煽风点火的人按倒在地。其中一个被按住时还在挣扎:“卫鞅!你凭什么抓我?新法规定百姓可以直言!”

    卫鞅翻身下马,走到被打翻的木牌前,弯腰捡起一块碎片。上面“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字样清晰可见。

    “新法确实允许百姓直言,但不允许造谣生事。”他转向围观的百姓,举起那块木牌,“你们当中,有谁是因新法分到田地的?站出来。”

    人群沉默了片刻,一个老农犹豫着往前迈了一步,紧接着,越来越多的人站了出来,很快就排成了长队。

    “你们当中,有谁的子弟因军功得了爵位?站出来。”

    又一批人站了出来,其中不乏穿着体面的年轻人,他们腰间的佩剑表明了军籍身份。

    卫鞅指着被按在地上的闹事者:“这些人,是甘龙大人府上的门客,昨日刚从旧贵族封地过来。他们说的‘苦役’,其实是因偷盗被判刑;说的‘征兵’,是河西之战前的正常调令。”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有人不想让你们过好日子,想让你们重新回到被贵族驱使的日子,你们答应吗?”

    “不答应!”回应声此起彼伏,震得街市的幌子都在摇晃。

    卫鞅示意士兵将闹事者带走:“三日之内,凡造谣者,同罪处置。继续安心营生吧,新法在,秦国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人群渐渐散去,街市重新恢复了秩序,只是这次,人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