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309集:公子虔的怒火

第309集:公子虔的怒火(3/3)

土,放在鼻尖闻了闻,土腥味里带着阳光的味道,“她说,有了这片田,我们家就饿不着了。”

    景监沉默着,没说话。他知道公子虔在打感情牌,可他不能心软。卫鞅交代过,这次查抄公子虔的田,是新法能否推行下去的关键。若是连公族都治不了,那百姓更不会信服。

    “君侯,”景监的声音打破了沉默,“时候不早了,该丈量土地了。”

    公子虔慢慢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他的目光落在景监身上,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你跟着卫鞅多久了?”

    “三年。”

    “三年……”公子虔笑了笑,“你可知,当年我随先君征战,你父亲还是个小兵?”

    景监的脸色变了变。他父亲确实是战死在河西的,尸骨都没找回来。

    “君侯若是没别的事,属下就要开始了。”景监低下头,避开了公子虔的目光。

    公子虔看着他,突然叹了口气:“罢了,量吧。”

    壮和家丁们都愣住了,没想到公子虔会这么轻易就答应了。公子虔却没看他们,只是望着那片田,像是在跟谁说悄悄话:“母亲,不是儿子不孝,是这世道变了。”

    景监挥了挥手,司田吏们立刻拿起木尺,开始丈量土地。尺子划过地面的声音,在寂静的田埂上显得格外清晰。公子虔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脸上没什么表情,可紧握的双拳却暴露了他的心情。

    丈量完土地,景监拿出竹简,让公子虔签字。公子虔接过笔,手却有些发颤。他看着竹简上“公子虔”三个字的位置,突然想起小时候,父亲教他写字的情景。父亲说,字是人的脸面,要写得端正。

    他深吸一口气,在竹简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墨迹落在竹片上,像一滴血。

    “可以了。”他把笔扔给景监,转身就走。上马时,他的动作有些僵硬,像是哪里疼。

    “君侯,”景监突然开口,“卫大人说,法者,所以爱民也。罚没您的田,不是为了羞辱您,是为了让秦国更强。”

    公子虔没回头,只是挥了挥手,策马而去。马蹄扬起的尘土,迷了景监的眼。

    第五章 余响

    收田的消息传回咸阳时,卫鞅正在府里看军报。景监把签了字的竹简递给他,他只扫了一眼,就放在了案上。

    “公子虔没闹?”他问。

    “没有。”景监回答,“只是最后好像不太高兴。”

    卫鞅笑了笑:“他是个聪明人,知道闹也没用。”

    景监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大人,公子虔毕竟是公族,又是太子的老师,这么对他,会不会……”

    “法不阿贵,”卫鞅打断他,语气坚定,“若是因为他是公族就放过他,那新法还有什么威严?秦国要强国,就不能有特权。别说他是公子虔,就是君上犯了法,也一样要受罚。”

    景监没再说话。他知道卫鞅的脾气,一旦决定的事,就不会改变。

    公子虔回到府里时,天色已经暗了。赵伯端来晚饭,他却没胃口,只是坐在案前,看着那截断角的案几发呆。

    “君上,吃点吧。”赵伯劝道。

    公子虔摇了摇头,突然问:“你说,卫鞅真的能让秦国变强吗?”

    赵伯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这么问。他想了想,说:“新法确实让秦国富了,也强了。只是……太狠了些。”

    “狠?”公子虔笑了笑,“当年先君打仗,不狠吗?不狠,怎么能打下那么多土地?”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夜空。天上的星星很亮,像撒在黑布上的碎钻。他想起小时候,父亲带他看星星,说哪颗是帝星,哪颗是将星。那时的秦国,虽然穷,却有股子劲。

    “或许,卫鞅是对的。”他轻声说,像是在跟自己说话,“只是我老了,跟不上这世道了。”

    赵伯没听懂他的话,只是觉得,君侯好像一下子老了许多。

    接下来的日子,咸阳城里平静了许多。公族们见公子虔都受了罚,再不敢轻易犯法。百姓们则更敬畏新法了,路上见了官吏都远远躲开,生怕惹上麻烦。

    太子驷听说了太傅的事,跑到公子虔府里,气鼓鼓地说:“卫鞅太过分了,等我长大了,一定治他的罪!”

    公子虔摸了摸他的头,笑了笑:“驷儿,你要记住,法是国之根本。卫鞅虽然严苛,但他是在为秦国做事。你将来做了国君,要学会分辨是非,不能凭一时意气用事。”

    太子驷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公子虔看着他,心里突然觉得,或许卫鞅是对的。这天下,终究是年轻人的。

    秋去冬来,转眼又是一年。卫鞅的新法推行得越来越顺利,秦国的国力也越来越强。公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