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共有三个对刺,由十二个时辰娘子竞争,四个人分一筹,竞争激烈。当然如果你对刺厉害,也可以一人独得三筹。
这一环节听起来简单,但往往出的对刺都很困难,如果花魁娘子对不出,那么也可以请自己的支持者来对,对出了同样“立一马”。
这听起来有点像是一个综艺节目,参加者如果答不出来,还可以求助“场外观众”。
童超在房间里听了公主的讲述后,总觉得有种在现代参加电视节目的感觉。
很快,魁首评比第二场就开始了。
十二个时辰娘子经过在幕后的短暂休息后,重新出现在了戏台上,仍然是按照顺序一字排开坐下。
司仪还是那个司仪,他手上拿着三卷绢布,上面正是第二场的三个对刺,此前都是封好的,没有揭开过,需要当众揭开封条,以证实此前没人看过里面的对刺。
“第一个对刺……”经过开场白之后,司仪没有废话,直接当众揭开了第一个绢布,“请听好了,第一个对刺上句是,士农工商角徵羽,请对下句。”
司仪说完,又把绢布展开,对着十二位时辰娘子以及台下楼上的“观众”展示了一番,以便让人看清上面的字。
一瞬间,现场都安静了下来,无数人抓耳挠腮,开始疯狂想下句。
十二个时辰娘子也不例外,这可是关乎到她们能否获得魁首的重要时刻,每个人都想自己对出下句来,因为这既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又能“立一马”,若是需要求到支持者们的头上,那会显得自己才华欠缺,未免有些美中不足了。
当然,若是太难的对刺,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
甲字房。
“快,快对。”齐王李敏看到第一个对刺出来,立即让姜白和罗清对下句,而自己也在想下句。
对刺这一环节,除了时辰娘子们可以求助支持者们外,支持者们若是先对出来,也可以写在纸条上,递到时辰娘子那里,然后展示出来,同样可以“立一马”。
当然最终还是要看对得是否工整,意境是否融洽,还有,有没有人比之对得更好。
每一个对刺有半炷香的时间,半炷香的时间若没有一个人对出来,那无人“立一马”,等于所有人都少一筹。
若是有人对出来,工整但并不佳,而其他人没有对出来,也能“立一马”,毕竟你对了出来而别人没有。
若是所有人都对出了下句,那么就要评比,看谁对的下句最佳,谁就“立一马”。
这可以说是才学上的比拼。
姜白绞尽脑汁思索下句,之前罗清靠一首诗讨得了齐王殿下的欢心,自己可不能被比下去,罗清不过是一个连进士都没中的落魄文士,自己要是连他都不如,那这探花郎还如何在殿下面前自矜?
只是对刺这东西,真的是靠急智,哪怕他文章写得再好,若无临场的急智,一时半刻也对不出来。
罗清也在苦苦思索下句,他想抢先一步把下句对出来,那么在齐王殿下面前又能露脸了,但他才学有限,比姜白还要不如,之前那首《梅花诗》还是靠抄的,自己哪有什么真本事?一时间皱眉不已。
作为魁首评比的对刺,自然不是那么容易的,取的都是极为刁钻的句子,所以想对出来,一般都要等到半炷香烧完,很少有急智者能先对出来的。
“姜白,有下句了吗?”齐王自己才学不低,但他也只是中人之姿,学识虽多,可也没办法短时内对出。
“还未。”姜白被问得有些脸热,自己可是探花郎啊,而且齐王殿下亲自问询,自己却没有对出来,实在是汗颜。
李敏有些不满,又看向了一旁的罗清:“罗清,你诗写得好,对刺想必也不在话下,可有了下句?”
“还未想出。”罗清也支支吾吾地说道。
“再想!”李敏不满道,一个探花,一个能写出好诗的士子,结果都没想出下句来,真是令人失望。
……
乙字房。
李漓就轻松多了,她房里就一个木戟和两个侍女,她虽然也读了不少书,但才学这种东西靠的是天赋,她自认是没有的,最多就是见识多,会欣赏而已。
不过让自己对的话,那就有些力所不逮了。
这时候就靠莫愁自己了,她请了彭先生帮扶,想必彭先生此时正在哪个地方为她想下句,自己倒不用那么急。
她之前是跟三妹说过,只要许青姿把虎魄卖她她就放弃魁首争夺,但是买虎魄的时候,这事又没提起来,所以她倒有些小心思了,争一争魁首又如何?
到时候若真的争到了,只能怪许青姿自己才学不足,这可怪不了自己出尔反尔。
想到这些,李漓心中惬意,问一旁的木戟道:“木戟,你能对出下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