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 第214章 蒲津渡大战

第214章 蒲津渡大战(1/5)

    听闻贾诩等人回来,睡得正香的杨平一骨碌坐了起来。

    在自己营寨里绝对安全,杨平也没有着甲,只是穿了件单衣,就迎了出去。

    见到面色兴奋、但双目微红的三人,杨平赶忙行礼说道:“三位辛苦了,快到营帐内歇息一下。”

    又命令身边的亲卫:“快去准备些点心、温水。”

    见杨平如此热情,贾诩三人也对着杨平轻轻施了一礼,说道:“都督,我等此行,幸不辱命……”

    天光大亮,摸黑吃完早餐的杨平大营,如沉睡的巨龙,立马动了起来。

    按照昨天晚上已经制定好的作战计划,刘处带着一队先头骑兵,跨过蒲津渡浮桥抵达东岸。

    李傕、郭汜二人已经带着骑兵在浮桥东头两侧列队。

    见到刘处,二人还是比较惊讶的——刘处那个刀疤脸,曾经给吕布做过亲卫,二人还是有印象的。

    见刘处穿着银光闪闪的全身铠甲,大队精锐骑兵前呼后拥,(昨晚贾诩已经给这二人介绍过杨平的军衔体制,)二人盯着刘处头顶那面红色小方旗——里面是3颗金星,这是杨平军中的从三品中将军。

    二人不禁感慨:跟对了主子,就是一条狗也能飞黄腾达呀!

    因为昨夜贾诩已经给李傕、郭汜商议好今日杨平出兵的事宜,

    所以,两人与刘处稍作寒暄之后,刘处便带着600骑兵作为前导,开出一里地外进行戒备。

    随着隆隆的声音传来,一排战车荷载着同样全副武装的车兵,在战车后方的步兵护从下,井然有序地向东面开进。

    杨平的部队行进速度相当快。一个时辰后,随着一队穿着李傕、郭汜二人从没见过的全身甲胄的步兵,坐着双轮架子车来到浮桥东头,

    一辆比刚刚驶过的战车更为宽大的战车上挂着护民大旗,登上了浮桥东岸的土地。

    战车上站着一名面色淡然的少年,身旁是胖胖的贾诩。

    李傕、郭汜二人就知道,这是杨都督到了,二人骑着战马来到战车前,对着杨平拱手行礼:“我等见过杨都督。”

    杨平看着这两个见自己不下马、只是拱手行礼的西凉将领,心中不悦,但仍是保持着淡然的面色,不咸不淡地略微回了一礼:“劳二位将军在此久候,辛苦了。”

    杨平这个态度,让李傕、郭汜二人心中嘀咕。

    不等他们嘀咕完,陪在杨平身旁的贾诩就开言说道:“二位将军,都督为了尽早见到你们,

    昨夜一夜都没睡好,天不亮便开始整队,只为早些过河与二位将军相见。

    如今甚是疲惫,二位将军可准备好休息之所?

    ”有贾诩打圆场,场面就不会太冷。

    李傕、郭汜二人刚想开口迎接杨平到营寨中休息,就见杨平的战车后,一个身高九尺的大汉提着长戟,坐在一匹火红的战马上缓缓绕了过来。

    李傕、郭汜二人立马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毕竟,马上所坐之人他们太熟悉了,那是这个时代勇武天下第一的吕布。

    此时,二人距离吕布不过数步之远,若吕布暴起伤人,后果不堪设想,二人即刻翻身下马,恭敬地对着杨平行礼:“请杨都督到我等营寨暂时歇息。”

    这就是杨平带着吕布的好处,有这么一个人形坦克的保镖,自己安心不说,关键时刻,还能起到巨大的震慑作用。

    到了李傕、郭汜的营寨,双方客套一番,杨平就让郭嘉从指挥车上端下一个三尺见方的沙盘,拿着一个小木棒在沙盘上进行战术布置。

    (当然,战术布置这里就不提了,上一章介绍过了,这里就不水字数了。)

    7月上旬,黄河岸边天气依然炎热,而且蒲津渡口附近这十余年屡遭兵灾,基本上没什么活着的树木了,整一片都是光秃秃的。

    李傕、郭汜的士兵们挤在一个个狭小、破败的帐篷里遮阳,而杨平的士兵则让李傕、郭汜二人直呼“真天下精锐也”。

    首先是杨平军中的后勤保障极为给力,部队开出蒲津渡口东岸5里地便开始扎营。

    扎营的方式极其简单:4根竹竿支起来,上边拉上毡布,就是一个遮阳棚。

    穿着黄金色竹甲的士兵们,在遮阳棚下撑开马扎子,一排一排坐着,一万多人竟然鸦雀无声。

    这让随杨平视察军队的李傕、郭汜二人惊讶到极致,杨平部队的纪律性,和自家军队一比,自家军队简直和农夫没什么区别。

    日至中天时,杨平这个临时营地里传来了阵阵饭香。

    李傕、郭汜听贾诩说过,杨平军中是一天三顿饭,倒也没有太过惊讶。

    只是开饭之前,杨平对着李傕、郭汜二人说道:“二位将军,刚刚前方斥候来报,张合、杨奉、韩暹、于夫罗率领的追兵已经到达30里外,按其行军速度,今日傍晚便能抵达此地,免不了一场大战。

    在此,本都督就做主了,军中饭食多做了两份。

    稍后,二位将军回营,安排手下军士,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