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 第200章 追击——铁打的护民军

第200章 追击——铁打的护民军(2/4)

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为护民军成立时间太短,手下的高级军官都是杨平自己培养出来的,中级军官也有大量听过杨平的课,而初级军官只能由他们这些中高层军官充当老师来授课了。

    正是由于杨平这种一级一级进行教授的办法,护民军中那些稍微有些战争天赋的人才总能脱颖而出,包括他张和——

    原本一个地主家的车夫,就是在杨平给他们上课的时候,因有不错的学习能力,随后成了杨平的亲卫,又做了亲卫队长,最后组建了战车部队。

    几个月时间,从一个赶车的,成了统领2万多大军的总兵官。

    下午四五点钟,太阳仍然毒辣。

    勉强睡了一觉的张和,看着树林外被高温蒸腾出来的水汽,传令手下的军官,不用再叫醒睡着的士兵,让他们好好休息,咱们改成夜间行军,白天休息。

    所以,当太阳落山以后,这支3000人的部队,便开始了夜间急行军。(护民军的士兵没有夜盲症)

    6月22日夜,这支3000人的车骑部队除了在中间稍作停歇,吃了些干粮,一直跑到6月23日上午8点多,12个小时又前进了100多里。

    进入了大别山余脉的山区地带,道路变得极为不好走,而连续的强行军也让很多步兵在晚上掉了队。

    比如说车骑第二师第12旅二团三中队的中队长杨冲,因为太困,半路上竟然倒在了行军路旁。

    强行军状态下,根本就没有人会注意这么一个倒地的人。

    好在他也没睡多久,就被地上的虫子咬醒了。

    醒来之后,他发现四周除了虫鸣,就没有什么声息。

    好在这位中队长,是3月份就被整编入护民军的黄邵所部,在护民军3个多月,也算走南闯北,学习了不少知识。

    杨冲抬头,用手指了指,找到了启明星,杨冲就辨别出自己面前的道路,哪面是南、哪面是北了。

    作为中队长,他知道自己的部队是向南而去,于是拔出插在腰上的一柄飞斧,开始大步向南而去。

    结果这一路上,不断发现路边有躺着的兄弟,杨冲一个个将他们摇醒。

    走上一个多小时后,天色已然开始大亮,他手下竟然集中了17名步兵。

    借着晨曦的光芒,大家互相辨认了一下头顶的旗子,也就杨冲级别最高,是中队长,小队长有一人,伍长有两人,其余都是大头兵。

    于是,杨冲也不客气地说道:“诸位兄弟,这里我级别最高,我们暂时编成一个中队。

    先说一下情况,我是12旅二团的。”

    掉队的士兵有第二旅三团的,还有第22旅的,总之来自不同的部队,但好歹这些都是战友。

    有长矛手,有刀盾兵……但是夜间行军,大家除了身上头上戴的大毡帽、身上穿的竹甲,以及背上背的辅助武器,比如标枪、飞斧、短刀之类,主武器全部没有,弓箭就更不用说了。

    互相认识以后,杨冲给十几名兄弟说道:“此时,天色已然亮了,根据我们车骑第二师的行程,预计将会在3个小时后安营扎寨,

    而我等在此时,估计已经落后大部队30里。3个小时,大部队又能行进30里,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天黑之前行进60里,才能找到大部队。

    兄弟们,此时,我等在敌占区,若找不到大部队,还是比较危险的,所以,请兄弟们打起精神,我们开始前进吧。”

    根据护民军的规矩,2个人并排走,3个人就得列成竖行,加上杨冲共18个人,列成了3个六人的作战小队,顺着这条昨晚上被压出来的小道,开始向南挺进。

    这里再交代一下,护民军车骑第二师的骑兵部队,先随着杨平狂奔700多里跑到了徐州,后来又一路折返600余里,抵达了颍上县,休息了一天多就开始渡过淮河南下。

    原本的计划是按正常一日行军60里,让这些战马和兵员都能缓过劲儿来,谁知军情有变,张和只能带着他们再次进行强行军。

    出发前,张和做了动员,大概意思就是:“我们此次,必须以最快速度抵达夹石关,将南逃的敌军堵死在那里,会同从后边赶来的第15步兵师,将这股敌人予以全歼。

    若能完成此任务,则淮南地区再无抵抗力量;

    若不能完成,让陈纪率部过了夹石关,与桐城(今安庆市西南)的刘勋等人会合,我等要取得胜利,就要费些手脚了。

    兄弟们,若此战我等完成任务,诸位的功勋都能往上提一级,名下的土地就能再翻一番。

    所以,此次急行军,战马可以跑死,战车可以丢弃,人员可以累死,但是即便是死,你们也要给我面向南而死!”

    可以说,此时的张和,已经有点铁血统帅的意味了。

    所以,杨冲等人,一路上还能不断收拢掉队的车骑部队士兵,因为大家都穿着黄色的竹甲,十分好辨认。

    只不过,这些人的体力实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