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从来没听说过这个东西,不过他一直以来对于刘禅近乎盲目的信心,
自然不会怀疑这东西能不能实现。
他只是惊叹于这份图纸的复杂,同时很好奇这个是用来做什么的。
马谡将这份图纸和批注包裹好,加上蜡封,这才交给八百里加急的信使送了出去。
随着各项筹备的完成,从各地过来的观礼百姓基本到齐。
这次刘禅打的泰山封禅大典,虽然隆重,但按照他的要求,诸葛丞相也没有进行任何奢华的准备。
一切礼仪,参照记载的汉武帝与汉光武帝礼仪进行准备。
时间过得飞快,过了年,万众瞩目的大汉封禅大典,如期举行。
首先是第一日,在岱庙祭告先祖。
朝廷中央官员,各地观礼百姓,共同见证了这一幕。
他们都是取得这个成就的亲历者,也是见证者。
在庄严的礼乐声中,刘禅穿冕服,献上三牲等祭品。
刘禅额外奉上的,还有天南地北各处的山石土壤,河川之水。
这一切都供奉完成,这才恭敬地给汉高武上香,恭敬宣读祭文:
“禅嗣守汉基,扫平六合,复高祖之业,今于岱庙,祭告先祖。
赖先帝之遗德,武侯之遗烈,将士之用命,百姓之归心。
今九州同轨,八表归仁。
农桑遍野,万民安居。
……
此诚上答天命,下慰臣民夙愿之时也。
伏惟:
山河永固,家国永安!”
祭文很长,用骈文历数了刘禅的功绩,
念完将祭文焚烧之后,第一日岱庙祭告正常就算是完成。
第二日祭天,第三日祭地,大赦这些流程,基本都是传统流程。
这些基本都是帝王与礼官宗室完成。
不过刘禅并不想完全遵从这些。
他看着这些来自各地的百姓,突然觉得,有些话要和他们说。
他扶着诸葛丞相在一旁落座,来到观礼的人群这边,向他们挥手道:
“辛苦大家远道而来,参加这次封禅大典的观礼,住的还习惯吗?”
这些被选中百姓怎么也想不到,他们敬仰的陛下,竟然这么平易近人。
一时间,他们都拘谨地不知如何回答。
刘禅看出了他们的紧张,和煦地说道:
“朕不是洪水猛兽,更不是什么暴君,大家这么紧张,把朕也弄得拘谨起来了。”
听到刘禅这么说,不知是谁先忍不住笑出声来,其他人也被逗笑,紧张的气氛倒是消散不少。
刘禅这才继续说道:
“你们都是各行各业的翘楚,有出身世家,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变卖家产助朝廷渡过难关的,
也有用心耕作,无偿分享施肥管理等耕种技巧的,
有在工坊潜心改进工艺,让钢铁产量直接翻倍的。
有扎根乡村,数十年如一日教书育人的,
也有放牧不忘巡视边防,用草叉震慑贼寇的。”
人群当中的乞伏野骄傲的昂起了头。
刘禅看着他们,动情地说道:
“你们都是做好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就足矣证明,你们都是心怀大汉的英雄,不逊色于征战沙场的那些英雄!
但是,如果我们只做好自己,还不够!
朕不是神仙,诸葛丞相也不是神仙,朝廷需要你们时刻监督,哪里朝廷做的不好,提出来,
通过你们最近的兵站,你们的意见会直接送到丞相这里,送到朕这里!
你们的好建议,也是一样,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
朕不会给你们别的特权,也不会有官职,更不能世袭。
就像朕一直说得那样,名声,权力,财富,不能样样都占着!
但是!”
“但是,你们可以保持这份对大汉的热爱,监督朝廷不要走弯路,走错路!
你们的每一份监督和建议,朝廷都会给予反馈!
这是朕赋予你们的权力!
朕希望将来大汉的每一个子民,无论职位高低,
都会为了大汉富强,百姓安居乐业这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为了天下长治久安,万世太平而努力,
你们愿意吗?”
面对刘禅赤诚的目光,恳切的询问,这些天下万民的代表有些不知所措。
他们没有想到,陛下竟然这么看重他们,一时间,他们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激动的苏木率先捶打着自己的胸膛,高声响应道:
“陛下,我愿意!我会好好完成陛下的嘱托!虽死无憾!”
其他人也早已被刘禅感染,只是一时间不知道如何表达罢了。
有苏木带头,众人纷纷学着用右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