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 第122章 万国朝拜

第122章 万国朝拜(3/3)

普言重了。"小公主微笑,"阿蛮说吐蕃有句谚语——'救命之恩,当以世代相报'。"

    松赞干布大笑,牵动伤口又龇牙咧嘴:"好个伶牙俐齿的公主!传旨:吐蕃所有学堂增设汉语课;再派百名子弟赴长安学习;开放边境五市,唐商税赋减半!"

    消息传回长安,举朝欢庆。李承乾在朝会上宣布:"自即日起,每年选派十名太医署生徒赴边疆教学;另设'文明交融奖',表彰促进各族交流者。"

    初夏时节,康复的松赞干布派使团送来厚礼——百张极品虎皮、千斤雪山灵芝,还有一座纯金打造的"文明塔",塔身刻满吐蕃文与汉文对照的格言。随行的除了新一批留学生,竟还有百名吐蕃工匠,说是要长驻将作监学习先进技艺。

    阿蛮也重返长安,额上多了道浅浅的疤痕——那是他日夜守护赞普病榻时,不慎被药炉烫伤的。李承乾见之动容,特赐"忠勇"二字锦旗。

    "陛下,臣在吐蕃三月,亲眼见到'十净规'如何拯救了整个部落。"少年献上一卷羊皮纸,"这是臣整理的《边疆卫生实录》,记载了各族防治疫病的智慧。"

    皇帝翻阅着这本图文并茂的奇书,突然拍案叫绝:"妙!马周,即刻命人誊抄千份,发往各州县学堂!"

    贞观二十九年的重阳节,一场别开生面的"万国科举"在国子监举行。来自十二个民族的百名学子同场竞技,考题既有传统经义,也有"如何用本族文字诠释仁政"这样的新题。阿蛮以一篇《论文明交融之道》夺得头名,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异族"解元"。

    放榜那日,李承乾在曲江池设宴。当各族学子轮流上前敬酒时,皇帝对身旁的颜师古感叹:"先生当年说教育如种树,如今看来,已是枝繁叶茂。"

    老儒生望着池中倒映的万家灯火,悠悠道:"老臣近日总想起孔子周游列国。若圣人见到今日景象,不知该有多欣慰。"

    宴席至半,忽然鼓乐齐鸣。只见三百名身着各族服饰的孩童列队而来,齐声朗诵新编的《万国童谣》:

    "汉家有诗书,吐蕃有雪山,回纥骏马快,南诏药草香……本是同根生,共沐大唐光。"

    童声清脆,穿透夜空。阿蛮站在学子队列中,忽然热泪盈眶——他终于懂得,自己不仅是吐蕃的儿子,更是这文明大家庭的一员。就像那首童谣唱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夜深了,曲江池上的花灯渐次熄灭。但每个人心中,都亮着一盏不灭的明灯——那是文明的火种,是李承乾用十年心血点燃的,足以照亮千年。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