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 第92章 海天辽阔

第92章 海天辽阔(3/3)

回的番薯,已经成功在长安温室中结出了块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殿下,试验田的番薯亩产达到二十五石!"负责农事的属官兴奋地报告,"比稻麦高出五倍不止!"

    李承乾挖出一块沾着泥土的番薯,思绪飘远。这种作物在原本的历史上要几百年后才传入中国,现在却将提前改变无数百姓的命运。

    "明年在关中各州县推广种植。记住,先教百姓食用方法,免得暴殄天物。"

    冬日第一场雪落下时,李承乾在显德殿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与会者只有五人:马周、刘仁轨、将作监大匠、太医署首席和百骑司统领。

    "诸位,今天要讨论的是'灯塔计划'。"李承乾展开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未来十年,我们要在沿海建立三十座灯塔,指引远航船只。"

    刘仁轨眼睛一亮:"如此一来,夜航和雾航就安全多了!"

    "不仅如此。"李承乾指向地图上的关键节点,"广州、泉州、明州、登州四大港口要扩建,每个港口都要配备船坞、仓库和补给站。同时,我们要在琉球、占城、狮子国建立永久性商站。"

    太医署首席提出疑问:"热带疾病如何防治?前次船队有三成人患上怪病..."

    "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二点。"李承乾取出一个药箱,"这是太医署研制的远航医药包,包括防疟药、止泻药和解毒剂。今后每条船必须配备两名医官。"

    会议持续到深夜,制定了详尽的海洋发展战略。散会时,李承乾单独留下百骑司统领。

    "加强对各国使节的监视,特别是大食和拜占庭的。还有..."他压低声音,"查查魏王最近与哪些朝臣来往密切。"

    腊月祭天仪式后,李承乾难得有半日清闲。他换上便服,带着晋阳公主微服出宫,来到西市新开的"万国商铺"。

    商铺里琳琅满目:波斯的琉璃、天竺的香料、大秦的玻璃器...小公主看得眼花缭乱。李承乾却对角落里不起眼的几包种子产生了兴趣。

    "这是何物?"

    胡商恭敬地回答:"回贵人,此乃极西之地的'黄金果',煮熟后绵软香甜。"

    李承乾仔细查看,心中狂喜——这分明是马铃薯!又一个改变中国农业的神器。

    "我全要了。另外,你可有见过这种植物?"他蘸水在桌上画出玉米的形状。

    胡商摇头,但表示会通知家乡的商队留意。交易达成后,李承乾又买了一面拜占庭银镜送给晋阳公主。

    "大哥怎么认识那么多稀奇东西?"小公主抱着镜子爱不释手。

    "书里看的。"李承乾笑着指向前方的书局,"走,带你去买新出的《算术启蒙》。"

    书局掌柜见到贵客临门,连忙捧出珍藏的善本。李承乾却对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产生了兴趣——《海客谈瀛洲》。

    "这是..."

    "回贵人,这是往来海商口述的海外奇谈,最近在士子中颇为流行。"

    李承乾翻阅片刻,发现里面记载了许多真实的地理知识,只是被夸张成了神话。他当即买下十本,准备让人重新编纂成实用的航海指南。

    回宫路上,晋阳公主突然指着天空:"大哥快看!"

    一只巨大的纸鸢正乘风翱翔,形如大鸟,在夕阳下投下长长的影子。李承乾仰头望去,心中一动——或许,是时候启动"飞天计划"了...

    除夕之夜,长安城灯火辉煌。李承乾站在大明宫高台上,望着满城烟火。马周悄然来到身侧,递上一份密报。

    "殿下,百骑司查明,魏王确实在暗中结交将作监和军器监的属官。更麻烦的是..."他压低声音,"有人泄露了火药配方给吐谷浑商人。"

    李承乾眼中寒光一闪:"证据确凿?"

    "人赃并获。那商人其实是吐蕃密探。"

    "好。"李承乾的声音平静得可怕,"先不要打草惊蛇。正月初三的围猎,我亲自会会这位好弟弟。"

    新年的钟声响起时,李承乾独自来到太庙。这一次,他没有跪拜,而是挺直腰背站在列祖列宗牌位前。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