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众生芸:王者浴血 > 第7章 改革变法奇葩队

第7章 改革变法奇葩队(1/2)

    第七章:改革变法奇葩队

    1.冯桂芬:文化改良和思想改良

    “请问,冯老师了了伐?”

    “伐了海,伊还么回来。”

    “侬晓得伊,萨辰光回来伐?”

    “弗清爽,侬寻伊做啥?”

    “吾想帮伊,一道去世纪公园白相。”

    “好额啊,吾帮侬话他刚。”

    冯桂芬站在舞台上,指导学生们排练上海方言的情景剧。

    用他独有的细腻的声调,纠正学生们的发音。

    “在上海,广州话要会说,上海话也要会说。”

    “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上海这座大都市。”

    走下舞台的冯桂芬,对前来检查的文化专员说道。

    文化专员笑呵呵地点头,脸上的肥肉一颤一颤地抖动。

    冯桂芬刚从苏州到上海,在广方言馆谋了一份差事。

    听闻,前任的教员因不会讲上海话被辞退了。

    冯桂芬从小跟随叔父,在上海滩做些个外贸生意。

    说得一口流利的上海话,还会些英语、法语和葡萄牙语。

    最关键的是,上海广方言馆的英国教习是冯桂芬的生意伙伴。

    再加上老师是销烟的英雄,李鸿章的幕府等多重身份。

    让冯桂芬,一跃成为上海滩的知名人物。

    文化改良,是思想改良的基础。

    而广方言馆,是冯桂芬实现人生抱负的第一步。(完)

    2.秋水:清朝遗老眼中的女人

    时代变了,连女人都有理想了。

    事情弄大了,连女人也敢闹革命了。

    这种事情必须要遏制,而且是从源头遏制。

    一个女人,等同五百只鸭子。

    发起飙来,完胜周正龙拍的母老虎。

    必须要杀鸡儆猴,杀秋水以儆天下的女人。

    做女人,就应该安分守己。

    跟着一群大男人,吵吵闹闹的闹革命。

    破坏大清的礼法,成何体统。

    难不成,想要做出头的牝鸡么?

    这样的想法,更是要不得的。

    虽然老佛爷,起了个不太好的头。

    但民间女子,怎么可以跟老佛爷相提并论。

    况且,老佛爷可是爷,空有了一副女人的皮囊而已。

    总的说来,还是那句话,女子就是女子。

    女子就该呆在家里相夫教子,不该出门闹革命。

    万一天下的女子,都这样跟风的话。

    那女人迟早有一天,傲娇到只手遮天。

    把情人节、母亲节、国庆节,过成天下男人的劫。

    那大清朝的老少爷们,还有硬气的机会么?

    消灭不良风气,那可是清朝男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完)

    3.谭嗣同:大义面前决绝的生命

    送走大刀王五,谭嗣同舒了一口气。

    改革,是必须要流血的。

    但不能,把所有的血都流干。

    那么,就没有人再会用坚强的信念去指引迷茫的灵魂。

    诚然,生命是脆弱的。

    但再脆弱的生命,在砍头的瞬间也会飙出决绝的血花。

    也许,那些血花无法让在场所有的人清醒。

    但至少,可以在那些人的心头留下一道无法抹去的血痕。

    康有为先生,必须要走。

    他是维新派的核心,也是灵魂人物。

    有他在的话,日后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日本、美国、加拿大,到处都有想要实现政治抱负的中国人。

    梁启超先生,必须要走。

    他是维新派的希望,也是重要人物。

    有他在的话,维新的旗帜就不会倒。

    台湾、香港、澳门,他的每次演讲都一票难求。

    唯独谭嗣同,不能走。

    他走了,维新派就成了逃命派。

    那这么多年的理想,就真的是一场空谈了。

    到时候,皇上怎么看?民众怎么说?历史怎么写?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完)

    4.张尚书:棚户区改造的先行者

    “集体资产,神圣不可侵犯。”

    户部张尚书,对浙闽赣粤出现大量棚户区大为震怒。

    “四县户籍登记处的那帮人,到底是干啥吃的。”

    半年前,交界处,频繁出现森林砍伐事件。

    消息传到户部张尚书耳中,于是便派人前往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当年战乱中的小股流民躲进深山。

    经过几十年的繁衍生息,竟然建出好几个大型的棚户区。

    而四地的户籍登记册上,居然没有任何一地有这些人员的记录。

    张尚书生气,也是正常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