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众生芸:王者浴血 > 第6章 文人骚客欢乐派(下)

第6章 文人骚客欢乐派(下)(1/2)

    第六章:文人骚客欢乐派(下)

    1.纪晓岚:包龙星都拜服的男人

    满清第一吵架王,是飘香院的包龙星。

    他能把歪得说成直的,能把死的说成活得。

    连如烟姑娘的肚子,也是被他说大的。

    不过,连包龙星都甘拜下风的男人,还真有。

    他就是,满清第一风流才子纪晓岚。

    一个抽着大烟,整日带着姑娘,出入风月场所的官场浪子。

    风月场所,才是修炼吵架本领最好的地方。

    这一点,包龙星和纪晓岚,都十分认同。

    只不过,包龙星去的是窑子,纪晓岚去的是胡同。

    而且,包龙星以听姑娘们吵架为主。

    纪晓岚则是主动出击,和胡同里的姑娘斗嘴取乐。

    光斗嘴取乐,纪晓岚的功夫不会那么厉害。

    他的厉害之处,在于把斗嘴的功夫写到了日记里。

    在八大胡同之一的堂口,看了个补习班。

    美其名曰:“纪晓岚疯狂口语口才班”。

    专门给胡同里的姑娘,提高语言交流和服务的水平。

    当然,有时候姑娘们没时间带孩子。

    也会把孩子们送到口才班,顺便学习一下。

    纪晓岚觉得是一门好生意,于是便开了幼儿“口才班”。

    不到半年,连开了十多家分店。

    连飘香院这种乡下地方,也不放过。(完)

    2.纳兰性德:诗人要有诗人的腔调

    在纳兰性德眼里,父亲是个“瓷娃娃”。

    而且是福缘深厚,长袖善舞的那种。

    他也知道,父亲若不老实巴交的做“瓷娃娃”。

    在康熙的手里,还真的走不下几招。

    为官之道,忠君之臣,第一条就是要听话。

    不听话的臣子,不是贬了,就是挂了。

    人就一辈子,装傻可以,真的傻了可不行。

    纳兰性德深谙父亲的为官之道,但他却并不想模仿。

    因为他知道,做个宠臣,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

    更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刻要放弃个性与尊严。

    他想要自己的爱好,和自己想要的人生。

    吊儿郎当的参加殿试,还是混了个二甲第七名。

    授三等侍卫,本来想做个小官浪迹一生。

    哪知道父荫强大,偏成了康熙出行的“叱咤跟班”。

    纳兰性德不喜欢被人捧,因为他是个诗人。

    是诗人,就要有诗人的腔调。

    压抑了性情,是写不好诗歌的。

    为了工作的事情,他和父亲吵了好几次。

    最后,还是康熙出面,调停了此事。

    纳兰性德继续做侍卫,但不需要身披铠甲。

    负责联络各地官员,其余时间可自行游山玩水、吟诗作赋。(完)

    3.王夫之:船山先生的慈悲之心

    贤达之人,往往不能兼济天下。

    不是达者无情,而人性之中有阶层之别。

    贤达之人,怕接济的人骂他们“假惺惺”。

    被接济的人,骨子里也会觉得是“嗟来之食”。

    所以,在王夫之看来,人要尊重自然事物的本真。

    这天下的万物,都是由本体生化,并且不断地变化的。

    一个人的慈悲之心,也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伴随着人的认知变化,而不断的变化的。

    相信,每个人都有慈悲之念。

    哪怕只有一点,只要引导的好,也会慢慢长大。

    慈悲之念小若苔花,也能像牡丹那般盛开。

    当然,每个人的慈悲,有因为阶层的不同而不同。

    无论大慈悲和小慈悲,都是属于人性之中善的东西。

    藏在人的内心深处,需要用正确的认知体系去评判,去发现。

    从个人角度讲,人心要平和,慈悲是最好的平和剂。

    从社会角度讲,社会要和谐,慈悲是最稳定的压舱石。

    当然,慈悲之念,并不是妥协。

    不是违背善的真义,去忽悠蒙昧之人。

    更不是披上一条善的外衣,干着欺世盗名的勾当。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生出高质量的“圣母心”。

    人的五指有长有短,人的慈悲有多有少,无须刻意求同。(完)

    4.吴敬梓:与范老弟的窗边对白

    吴敬梓遇到范进的时候,范进正在拼命刷题。

    歪着脑袋,咬着水笔,揪着仅剩的三根毛在发呆。

    “范老弟,别揪了,再揪三毛就便变二毛了。”

    “吴老哥,别开玩笑了,我哪里是揪,分明是摸。”

    “别摸了,把中间那根摸掉了,可是要不举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