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的技巧,但文辞单调,是不能和袁、孙争雄的。所以郭景纯的《游仙诗》便突出地成为当时的杰作了。
刘宋初年的诗文,继承前代而又有所变革,庄、老哲理从诗里消失了,而山水诗却逐渐盛行。
排比辞藻,运用长篇的对仗,沽钓声价,寻求一句的奇巧,内容务求逼真地刻划事物,文辞定要尽心地追逐新奇,这就是近代作家所竟相追求的风气。
所以全面地看各个朝代,历代作品发展变化的大概便可察见;扼要提出各个时期的同异,诗歌发展的梗概就大略可以明白了。
至于那些四字成句的正体诗,应该以典雅温润为根本,五字成句的流畅格调,应该以清丽为宗旨;但诗的华丽和典雅的不同风格,由作家的才华而定。
所以张子平的诗长于典雅,嵇叔夜的诗最为温润,张茂先的诗构思清新,张景纯的诗文辞华丽。兼有雅润清丽的优点的要算曹子建、王仲宣,擅长一种的便是左太冲、刘公干。
但是诗有一定的体裁,思想却不是固定不变,作家只能随着自己的性情和才分来写诗,很少有一个作家能够擅长各种不同风格的诗的。
如果深深地认识到写诗的难处,认真去写,作诗就容易了;如果忽视了写诗的困难而以为很容易,困难就将来了。
至于三言、六言及其他杂言诗,那是从《诗经》的篇章中发展出来的;拼拆文字的“离合体”,萌芽于图谶;回环可读的“回文诗”,那是从道原开始的;
各种诗体篇幅虽有大小的不同,但同是表达思想感情的,都可归入诗歌的范围,所以就不详细叙述了。
总而言之,人生下来便有志,把心里所含的志吟咏歌唱出来,这样就产生了诗。诗歌起源于上古的时代,直到《诗经》出现后,这种歌唱的风气更盛行起来。
诗歌是与神理相契会的,也是与政教相参合的。名章秀句一天比一天繁荣,千秋万代将永远被人们欣赏、爱好。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