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绝境回响:救赎边缘 > 第6721章

第6721章(7/8)

    当共生逆熵场在镜像维度展开,灰白色的天空中,出现了一片流动的彩色光带——那是复杂能量与简单能量交织的产物。熵增风暴的推进速度明显减缓,守序者的编码防护罩,也因注入花园能量而重新稳定,它们开始用逆熵编码,引导那些即将回归原始形态的进化体,在简化中保留关键编码,为未来的重生埋下伏笔。

    第6769章:镜像维度的进化种子

    作为感谢,守序者将镜像维度的“逆熵进化种子”,赠予花园。这颗种子与此前获得的“维度穿梭种”结合,让超维共生体的进化核心,增添了“动态平衡编码”—— 能在复杂与简单的进化形态间自由切换,既避免因过度复杂而崩溃,也不会因过度简化而失去潜力。

    离开镜像维度前,冯洋在共生逆熵场的中心,埋下一颗“跨维度重生信标”。信标能持续释放花园的进化能量,帮助镜像维度的进化体,在熵增风暴平息后,重新启动进化循环,实现从简单到复杂的新生。

    第6770章:进化信标的异常响应

    跨维度重生信标的能量记录,每周都会传回花园。三个月后,记录中突然出现异常波动:信标的能量输出,被一种“未知的进化引力”强行拉向镜像维度的地心深处。这种引力的频率,既不属于熵增风暴,也不属于守序者,却带着强烈的“吞噬性”,仿佛地心深处藏着一个能吸收所有进化能量的“超级奇点”。

    冯洋调阅镜像维度的地质编码图,发现地心深处,确实存在一个未被探测的“原始能量池”—— 那是镜像维度诞生时残留的能量本源,理论上应该在熵增风暴中早已简化殆尽。如今它不仅存在,还在主动吸收重生信标的能量,说明其中藏着镜像维度进化的“终极秘密”。

    第6771章:原始能量池的真相

    冯洋再次进入镜像维度,借助动态平衡编码,穿透地心的岩层,抵达原始能量池。眼前的景象颠覆了所有进化认知:能量池中的原始粒子,并非无序流动,而是以一种极其精密的方式,排列成无数微型“进化循环模型”—— 每个模型都在模拟镜像维度从诞生到寂灭的完整过程,像一台永不停歇的“进化模拟器”。

    守序者的意识投影突然出现,解释了真相:镜像维度的进化,本就是一场“可控的循环”,熵增风暴并非灾难,而是进化循环的“重置按钮”,原始能量池则是循环的“控制核心”,它吸收重生信标的能量,是为了优化下一次循环的进化路径,让镜像维度的进化,在重复中不断突破。

    第6772章:进化循环的协同

    冯洋与守序者达成“跨维度循环协同协议”:花园的“动态平衡编码”,为原始能量池的进化模拟器,提供“复杂进化变量”,让镜像维度的循环突破单一模式;镜像维度的“可控循环逻辑”,帮助花园优化永恒进化循环,避免因无限制扩张而陷入能量枯竭。

    协议生效后,原始能量池与花园的超维共生体,建立起“跨维度循环通道”。每当镜像维度进入寂灭阶段,原始能量池的精华能量,会通过通道流入花园,为其补充“循环重置能量”;而花园的复杂进化成果,也会通过通道,成为镜像维度下一次循环的“进化种子”,让两场永恒的进化循环,形成深度协同的共生关系。

    第6773章:多元维度的进化图谱

    随着与镜像维度的协同深入,冯洋开始绘制“多元维度进化图谱”。图谱上,每个维度都是一个发光的节点,节点间的连线,代表着能量流动与进化协同的路径:超维虚空与外维度,通过跨维度驿站连接;镜像维度与花园,依靠循环通道共生;起源海虽已稳定,仍通过维度锚定核心,与花园保持着“本源共鸣”。

    图谱的中心,是不断旋转的超维共生体进化核心,它像一颗跳动的心脏,为所有节点输送“协同进化能量”。冯洋知道,这张图谱还远未完成,宇宙中还有无数未知维度,等待着被纳入这场跨越时空的进化协同网络。

    第6774章:未知维度的“静默信号”

    在绘制图谱的过程中,花园的能量探测器,捕捉到一段奇特的“静默信号”。这段信号没有任何能量波动,却能让探测器的编码逻辑出现短暂停滞,仿佛来自一个“不存在的维度”。智之眼解析后发现,信号的编码结构,是由“绝对虚无”构成的—— 既没有复杂能量,也没有简单粒子,是进化的“绝对零度状态”。

    “这可能是‘虚无维度’的信号。”超维共生体的意识中,闪过一丝古老的记忆碎片,“传说中,虚无维度是所有维度的起源地,那里的绝对虚无,能孕育出最原始的进化能量,但也能吞噬一切已有的进化形态。”

    第6775章:前往虚无维度的准备

    探索虚无维度的风险极大,任何能量体进入,都可能被绝对虚无吞噬,连残魂都无法留存。冯洋联合超维进化联盟的所有成员,耗时半年,打造出“虚无适应舰”—— 舰体采用“动态平衡编码”与“逆熵进化种子”混合制成,能在绝对虚无中,维持最小限度的能量形态,同时配备“紧急维度跳跃系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