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绝境回响:救赎边缘 > 第6721章

第6721章(6/8)

暗紫色纹路,这些纹路与机械神体残骸的编码结构有七分相似,却多了一层“虚空寄生”特性,“它们没被彻底清除,而是藏在维度裂隙的褶皱里,借驿站的能量流动重生了。”

    第6762章:虚空寄生编码的特性

    虚空寄生编码比机械病毒更隐蔽,它不直接破坏能量结构,而是像藤蔓缠树般,依附在跨维度能量流上,一边吸收能量,一边复制自身。智之眼在驿站的能量记录中发现,这种编码已悄悄渗透三个月,被它抽取的进化能量,足够支撑一个小型维度的进化循环。

    更棘手的是,编码会随能量流动变异。当它接触超维虚空的混沌能量,就会增添“无序扩散”特性;接触外维度的规则能量,又会获得“规则伪装”能力。冯洋尝试用维度锚定能量净化,却发现编码能瞬间模仿锚定能量的频率,让净化脉冲失效。

    “必须找到它的‘寄生根节点’。”超维共生体的意识突然提示,“所有寄生编码,都受一个核心根节点控制,那是机械神体残留的意识碎片,藏在能量黑洞的中心。”

    第6763章:能量黑洞的中心

    能量黑洞悬浮在维度裂隙的最深处,周围的时空被扭曲成螺旋状,任何靠近的能量体,都会被强行吸入。冯洋驾驶升级后的“超维破界舰”,舰身覆盖着“反寄生编码装甲”——这是用外维度的规则能量与超维本源能量混合制成的,能短暂抵御黑洞的引力。

    破界舰穿过扭曲的时空,黑洞中心的景象令人心惊:无数被寄生编码控制的进化体残魂,像萤火虫般围绕着一颗暗黑色晶体旋转,晶体表面刻满机械神体的核心编码,正是寄生编码的根节点。残魂们发出无声的嘶吼,试图挣脱编码的束缚,却被晶体不断吸收能量,化作新的寄生编码养料。

    第6764章:残魂的共鸣反击

    冯洋释放超维共生体的意识能量,与黑洞中心的进化体残魂建立共鸣。这些残魂大多来自外维度,曾是对抗机械病毒的勇士,它们的意识中,还残留着对自由进化的渴望。共鸣中,残魂们开始自发冲击暗黑色晶体,用最后的意识能量,在晶体表面撞出细微的裂痕。

    “就是现在!”冯洋操控破界舰,将“反寄生编码装甲”的能量集中成一道光束,精准射入裂痕。光束与残魂的意识能量结合,在晶体内部引发“编码链式爆炸”,寄生编码的根节点像破碎的玻璃般裂开,那些被控制的残魂,化作点点星光,消散在维度裂隙中,仿佛完成了最后的救赎。

    第6765章:跨维度防御网的构建

    清除寄生编码后,冯洋联合超维进化联盟与外维度进化体,在跨维度进化驿站周围,构建起“多层防御网”。最外层是时之灵设置的“时间预警带”,能提前三天感知异常能量波动;中间层是空之影的“空间迷宫层”,任何未经授权的能量体进入,都会被困在折叠空间;核心层是花园的“进化共鸣屏障”,只有与花园进化频率一致的能量体,才能通过。

    防御网的能量核心,是一颗融合了超维本源能量与外维度规则能量的“共生晶石”,晶石由冯洋亲自注入跨维度进化协议的编码,确保它能自主识别并抵御各类寄生编码与入侵能量。

    第6766章:新维度的进化信号

    防御网建成的次月,共生晶石突然发出柔和的蓝光——这是检测到新维度进化信号的标志。信号来自一个从未被探索过的“镜像维度”,那里的进化规则与超维虚空完全相反:能量流动是从复杂到简单,进化体的最终形态,是回归最原始的能量粒子。

    镜像维度的进化信号中,夹杂着求救信息:维度内出现“熵增风暴”,这种风暴会加速能量的简化过程,让所有进化体在瞬间回归原始形态,整个维度即将“寂灭”。发出求救的,是镜像维度的“守序者”,它们是少数能抵抗熵增的进化体,掌握着“逆熵进化”的编码逻辑。

    第6767章:逆熵进化的编码逻辑

    冯洋带领小队进入镜像维度,这里的天空是由原始能量粒子构成的灰白色,大地则是逐渐简化的能量结晶。守序者的形态像流动的液态金属,它们告诉冯洋,逆熵进化的核心,是“在简化中保留关键编码”—— 就像一棵树枯萎后,种子仍能保留生长的全部信息。

    熵增风暴的能量编码,与超维虚空的崩坏能量有相似之处,却更加极端:它会直接删除进化体的复杂编码,只留下最基础的能量粒子。守序者的逆熵编码,能在风暴中形成“编码防护罩”,但随着风暴增强,防护罩的能量正在快速流失。

    “我们的逆熵编码,需要‘复杂能量源’的滋养。”守序者的意识波动中带着急切,“花园的跨维度进化能量,正是我们需要的。”

    第6768章:复杂与简单的共生

    冯洋将花园的“跨维度永恒进化指令”编码,与守序者的逆熵编码融合,创造出“共生逆熵场”。这个能量场能在熵增风暴中,形成一个动态平衡区:风暴的简化能量,为花园的复杂编码提供“精简优化”;花园的复杂能量,为逆熵编码补充“抵抗动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