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开局被闯贼俘虏,我朱慈烺不服! > 第227章 潼关之战(一)

第227章 潼关之战(一)(1/2)

    怀庆之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甚至斩杀了两名清军的高级将领,对于大顺来说,却是一步臭的不能在臭的棋。

    或者说,哪怕晚半个月进攻怀庆地区,等多铎大军到达山东和明军交上战,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把多铎引到潼关之外。

    阿济格由大同出兵,绕道蒙古草原直指榆林重镇和延安,意图已经非常明显,准备从陕北进攻陕西,从而进攻西安。

    李自成探查到敌情之后,率领重新整编好的二十万大军准备迎击北上阿济格,却收到多铎兵临潼关的消息。

    权衡思索之下,潼关距离西安更近,且潼关失守就被两路夹击,就一点退路都没有了,于是令李过和高一功继续镇守陕北。

    只能分一部分兵力前往陕北之后,改变行军路线,自己亲自率领十五万大军赶往了潼关,准备抵御多铎部。

    潼关是秦、晋、豫三省的交通要冲,是西进关中的必经之地,也是自古以来的兵家兵家必争之地,其重要程度对于秦地来说,不亚于山海关对于大明。

    而此刻镇守潼关 是巫山伯马士耀,手下只有七千多人,面对多铎的几万大军,惶恐不已,接连传信向李自成求援。

    多铎向山东进军时,手下只带有四旗精锐两万人,到达潼关时,一路收编顺军降兵和各路土寇,加上各地分散的明军,兵力已经达到八万。

    相对险要的潼关之地,多铎也没有轻举妄动,直接下令大军在二十里之外构建营寨,驻扎了下来,他在等待耿仲明的红夷大炮抵达。

    攻击这种坚城只要动用红夷大炮,就可以很小的伤亡取胜,这也是那么久以来,清军的熟练掌握的取胜之道。

    多铎战场经验非常丰富,已经预算到,若是顺军的援军早一步到达,必定会不懈余力的在炮兵到达之前突袭。

    果然,李自成亲自率领的十五大军,在十一月初就抵达了潼关 ,这比原本历史上早一个月,当然多铎到达的时间也早了一个月。

    此时潼关之内,顺边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十六万人,且是李自成亲征,刘宗敏、田见秀、刘芳亮等大将都在。

    先前被朱慈烺俘虏的牛金星等大顺官员此刻也回到了李自成身边,这是李自成所有的文官班底,还有一大半原本明朝降官都留在济宁。

    牛金星还带来了朱慈烺的信件,信中劝李自成不要轻易放弃陕西,集中兵力坚守住西安,会给予顺军一定的支援,共同歼灭。

    原本历史上,李自成在两线夹击下,为保全实力,匆忙放弃西安,从商洛附近进入了湖广,导致顺军兵力分散,自己也丧命九宫山。

    朱慈烺写这封信时,南堂还没发现异变,他想让李自成在陕西吸引住清军的兵力,自己在由山东进入中原,包抄清军主力,这样做就可以避免战火波及江南了。

    李自成读完信之后勃然大怒,黄口小儿竟敢瞧不起他李自成,现在手中兵力强盛,他有心把多铎一举歼灭在潼关之下,一雪前耻。

    于是第二天就下令向清军营地发动攻击,首战就由刘宗敏率领两万士兵,直扑清军大营而去,但多铎对此早有防备。

    清军在大营前构建数道防线,利用防御工事将顺军牢牢的拦截住,在清军的弓箭手、火铳手和虎蹲炮的打击下,未能攻破清军的防线。

    刘宗敏又连续带兵冲锋了三次,始终未能攻破清军的防线,己方却伤亡惨重,就连刘宗敏都受了伤,不得不暂时退往通关之内。

    第二天, 刘芳亮再次集结三万兵马,向清军阵地冲锋,多铎依旧稳如泰山,沉着的指挥清军防御,在一次击退了顺军的攻击。

    当夜,顺军通关大营之内,顺军高层齐聚一堂,李自成的剑袍已经变成黄袍,脸色阴沉的坐在主座之上。

    从山海关之战到现在,只要碰到了清军就是败多胜少,被清军一路从山海关撵兔子一般撵到了潼关之内。

    不仅丢了京城、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现在清军已经打到他的老家陕西来了,简直是欺人太甚。

    若是陕西丢掉,自己就失去了主要地盘,从大顺皇帝再度变成流寇,这是李自成绝对不想看到,也不能看到的。

    现在形势很明确,务必要在尽快击溃潼关前的这些清军,然后转战陕北抵御抵御阿济格的进攻,再能保全陕西。

    “陛下,如今形势危急,我们必须速战速决,击溃清军,才能支援榆林!”宋献策急切地走上前,提出建议。

    “哼,朕何尝不想迅速决断,但为何两日以来,我军连敌军的一道防线都无法突破?此乃何故?”李自成面色冷峻,怒气冲冲地质问。

    “虽然我军现有十五万兵力,但山海关一役,老营损失惨重,士兵训练不足,战斗力自然大打折扣。”手臂受伤的刘宗敏说道,

    “不过,明日额老刘再上阵,定能扭转战局!”

    李自成摇了摇头:“不,整备兵马,挑选老兵精锐,朕要亲自带兵冲锋!”

    “陛下,如今您身系万金之躯,万万不可亲自冒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