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鉴宝:我能穿越到70年代 > 第241章 不排除这种可能

第241章 不排除这种可能(1/2)

    “你的意思是…元代?”有人问道。

    “不排除这种可能。”老孙点头,“元代宫廷也有很多汉族工匠,技艺传承没有断绝。”

    如果真是元代宫廷玉器,那价值就完全不同了。金丝眼镜男子的眼睛都绿了:“小兄弟,我出六万!”

    “慢着!”这时又有人加入竞争,“我出七万!”

    林峰心中暗喜,但表面保持冷静。他知道这块玉佩确实是好东西,但也没有老孙说得那么夸张。不过既然有人愿意高价收购,他也乐得其成。

    “各位稍安勿躁。”林峰举手示意,“我还有其他东西,不如一起看看?”

    他又从包里取出那只青花瓷瓶。这是一只康熙年间的小瓶,胎质细腻,青花发色浓艳。

    “康熙青花!”有人认出来了,“这个年份的青花现在很受欢迎。”

    老孙接过瓷瓶,仔细观察底款:“大清康熙年制,字体工整,应该是官窑产品。”

    “官窑?”围观的人更加兴奋了。

    “品相也很好,没有磕碰。”老孙继续点评,“这种小瓶在康熙朝专门用来盛放香料,数量不多。”

    金丝眼镜男子立即问价:“这个多少钱?”

    “两万。”林峰报价。

    “成交!”对方毫不犹豫。

    林峰又拿出两枚古钱币:一枚是北宋的崇宁通宝,一枚是明代的永乐通宝。这两枚钱币品相都很好,在九十年代的收藏市场上属于抢手货。

    “这两枚钱币一起,八千块。”

    很快就有人接手。短短半小时内,林峰就卖出了价值十几万的古玩,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关注。

    “小兄弟,你还有货吗?”老孙主动询问,“我这里有不少客户,都是实力买家。”

    林峰摇摇头:“今天就这些了。”

    他知道适可而止的道理,一次性出手太多反而容易引起怀疑。而且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既出手了一批藏品,又在潘家园建立了初步的人脉关系。

    “小兄弟贵姓?”老孙递过名片,“以后有好东西记得来找我。”

    “免贵姓林。”林峰接过名片,“孙老板的店我记住了。”

    正准备离开时,门外突然传来争吵声。

    “你们凭什么不让我进去?”一个年轻的声音充满愤怒。

    “这里是会员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的。”门口的伙计冷冷回应。

    林峰好奇地走出去,看到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和店伙计争执。年轻人穿着朴素,手里拎着一个破旧的帆布包,看起来像是外地来的。

    “我有好东西要卖,为什么不让我进去?”年轻人急得满脸通红。

    “有好东西?”伙计嗤笑,“你这样的人能有什么好东西?别在这里捣乱了。”

    林峰看不下去了,走过去问道:“兄弟,你有什么东西要卖?”

    年轻人看到有人愿意理他,立即来了精神:“大哥,我有一幅画,绝对是好东西!”

    他小心翼翼地从包里取出一个卷轴,展开给林峰看。这是一幅山水画,笔法苍劲,意境深远。

    林峰仔细观察,发现这幅画确实不简单。无论是用纸、用墨还是绘画技法,都透着古意。最关键的是,画上的印章和题跋看起来都很有年头。

    “这画哪里来的?”林峰问道。

    “我爷爷留下的。”年轻人老实回答,“家里要盖房子,急需用钱,所以想把它卖了。”

    店伙计在一旁冷笑:“就这破画,还想卖钱?”

    林峰皱眉看了伙计一眼,然后对年轻人说:“进去谈吧。”

    “可是他们不让我进…”

    “跟我来。”林峰直接带着年轻人走进雅韵轩。

    老孙看到这一幕,有些不解:“小林,这是…?”

    “这位兄弟有幅画要出手,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林峰把画展开在柜台上。

    老孙一看到画,表情立即严肃起来。他戴上老花镜,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

    “这个印章…”他喃喃自语,“还有这个题跋…天哪!”

    “怎么了?”围观的人都紧张起来。

    老孙的手都在颤抖:“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是…这是石涛的真迹!”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石涛是清代着名画家,他的作品在收藏界价值连城。

    年轻人懵了:“石涛是谁?”

    “清代大画家!”有人解释,“他的画现在一幅就值几十万!”

    年轻人差点晕过去。他怎么也没想到,爷爷留下的这幅“破画”竟然这么值钱。

    金丝眼镜男子第一个反应过来:“小兄弟,这画我要了!五十万!”

    “等等!”另一个买家也加入竞争,“我出六十万!”

    价格越喊越高,年轻人站在那里,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林峰拍拍他的肩膀:“别急,慢慢谈。这种级别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