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鉴宝:我能穿越到70年代 > 第240章 你很快就知道了

第240章 你很快就知道了(1/2)

    但问题是,县里没有专门的货车销售点,最近的也要到省城。林峰思来想去,决定直接去北京。一来那里选择多,价格相对透明;二来他还有其他计划。

    “我要去北京几天。”林峰对苏婉说,“买车的同时,还要办点其他事。”

    “什么事?”

    林峰神秘一笑:“你很快就知道了。”

    他从保险柜里取出几件收藏品:一只清代的青花瓷瓶、两枚古钱币、还有一块和田玉佩。这些都是他这段时间陆续收集的,现在正是出手的好时机。

    1993年的北京,到处都是建设的热潮。林峰坐了一夜的火车到达北京站,第一感受就是人多车多,到处都透着一股蓬勃的朝气。

    他先去了位于朝阳区的汽车交易市场。这里聚集了全国各地的车商,各种品牌的货车应有尽有。

    “老板,看货车?”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迎上来,“我这里有最新款的解放牌,质量绝对没问题。”

    林峰跟着他看了几辆车,价格倒是不贵,但车况让人怀疑。那些所谓的“新车”,轮胎磨损明显,发动机声音也不对劲。

    “这车真的是新的?”林峰指着一辆解放141问道。

    “当然!”眼镜男拍着胸脯保证,“厂家直销,绝对原装。”

    林峰蹲下身子,仔细检查底盘。他在后世见过太多这种把戏,翻新车当新车卖是常见手段。果然,底盘上有明显的修补痕迹。

    “老板,这车跑过不少里程吧?”

    眼镜男脸色一变:“你懂车?”

    “略懂一二。”林峰站起身,拍拍手上的灰尘,“这车至少跑了五万公里,发动机也大修过。”

    “你胡说!”眼镜男急了,“我们是正规商家,怎么可能卖假货?”

    林峰没有争辩,转身就走。眼镜男在后面喊:“别走啊,价格好商量!”

    在第三家车行,林峰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好货。老板是个东北人,说话直爽。

    “兄弟,看你也懂行,我就不绕弯子了。”东北老板指着几辆货车,“这些都是正宗的新车,价格比别家贵点,但绝对值。”

    林峰仔细检查,确实如老板所说。他一口气订了三辆解放141货车,总价十八万。

    “兄弟爽快!”东北老板很高兴,“我给你办好所有手续,保证一周内能开回去。”

    办完购车手续,林峰直奔潘家园。这个刚刚兴起的古玩市场,正是他此行的重要目标。

    潘家园的规模还不大,但已经聚集了不少古玩商和收藏爱好者。林峰背着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他的宝贝。

    他先在市场里转了一圈,观察各家店铺的经营情况和价格水平。九十年代初的古玩市场还不规范,真假混杂,价格也没有统一标准。

    在一家名为“雅韵轩”的店铺前,林峰停下了脚步。店里正围着一群人,似乎在进行什么有趣的活动。

    “各位,今天的'斗口'继续!”店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瘦老头,留着山羊胡,“规矩还是老样子,拿出你们的宝贝,大家品评一番。”

    林峰挤进人群,发现这是古玩界的一种传统游戏——“斗口”。参与者各自拿出收藏的小件文玩,相互比较品评,既是交流学习,也是展示实力。

    “我先来!”一个胖子从怀里掏出一个核桃大小的玉件,“清代的白玉扳指,工艺精湛。”

    众人围上去观看,纷纷点头称赞。

    “不错,确实是清代的东西。”山羊胡老板点评道,“但这白度还不够顶级。”

    第二个人拿出一枚铜钱:“康熙通宝,背满汉文,品相完美。”

    “好东西!”有人赞叹,“这种版别不多见。”

    轮到第三个人时,他犹豫了一下,拿出一只小瓷瓶:“元青花的小梅瓶,虽然有点磕碰,但胎质和釉色都很正。”

    这话一出,现场安静了。元青花在九十年代还没有后来那么出名,但懂行的人都知道它的珍贵。

    山羊胡老板仔细观察了半天,摇摇头:“这个…恐怕不是元代的。青花发色不对,应该是明代早期的仿品。”

    拿瓷瓶的人脸色一红,显然对这个评价不服气,但又说不出反驳的理由。

    “还有人要参加吗?”山羊胡老板环视一圈。

    林峰从人群中走出来:“我试试。”

    他从包里取出那块和田玉佩,乳白色的玉质在灯光下温润如脂。

    “好玉!”有人立即赞叹。

    山羊胡老板接过玉佩,仔细端详。这是一块子料雕成的龙凤佩,工艺精湛,包浆自然。

    “明代的东西,”老板沉吟道,“玉质上乘,雕工也很好。这个…价值不菲啊。”

    围观的人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在九十年代初,能拿出这种级别藏品的人并不多。

    “小兄弟眼光不错。”一个戴金丝眼镜的中年人走过来,“这块玉佩你愿意出手吗?”

    林峰心中一动,知道鱼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