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君故无/不适也君数易法国数易君法数变君数/易是君无一
则民物劳弊天下不安君无恒法/随时迁变固无恒主亦废与也人以其位
达其好憎下之任惧不可胜理凡爲君者宜/镇以道德不
妄好憎恣其胸臆逾於赏罚不当则/下吏斯惧惧则刑滥何可胜理也故君失
一其乱甚於无君也君必执一而後能群矣
天下所以戴君上者以君有道故也今国有/君而无道是民无主虽有其主使奸臣窃柄
贤者受害微歛无厌民物/劳苦故云甚於无君也
文子问曰王道有几老子曰一而已矣皇王/之号
虽殊古今之/道唯一也
文子曰古有以道王者有以兵王者何其一
也唐虞揖让汤武/征伐其不一也曰以道王者德也以兵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者亦德也道无升降时有浇淳理在变通义/非胶柱故适时而举因资济物大
矣哉其谁知之且结绳而理用道以化者德/也夷暴殄逆用兵而治亦德也动不逾正静
不乖道虽曰凶/器实爲至德也用兵有五有义兵有应兵有
忿兵有贪兵有骄兵夫兵者动有危/亡用有可否也诛暴救
弱谓之义敌来加己不得已而用之谓之应
争小故不胜其心谓之忿利人土地欲人财
货谓之贪恃其国家之大矜其人民之衆欲
见贤於敌国者谓之骄义兵王应兵胜忿兵
败贪兵死骄兵灭此天道也国有五兵轻用/则死败身有五
贼轻用之则危亡天道赏善/惩奸其理不差仁者愼之也
老子曰释道而任智者危弃数而用才者困
舍平夷之道专巧诈之智遗祸福之数/骋谲诡之才抑本移末得不危亡也故守
分循理失之不忧得之不喜成者非所爲得
者非所求不惊得失/自无忧喜入者有受而无取出者
有授而无与受无贪取之心/与无矜出之态因春而生因秋
而杀所生不德所杀不怨则几於道矣春秋/无心
生杀有时人主无爲赏罚/必当远违其理近失其道
文子问曰王者得其欢心爲之奈何帝王之/理何以
得百姓/欢心老子曰若江海即是也淡兮无味用
之不既先小而後大夫明王之德湛若江海/来者不逆酌者不竭淡
然无味五味成焉施之无穷万物/赖焉故得万姓欢心子孙不絶也夫欲上人
者必以其言下之欲先人者必以其身後之
天下必效其欢爱进其仁义而无苛气居上
而民不重居前而衆不害天下乐推而不厌
虽絶国殊俗蜎飞蠕动莫不亲爱无之而不
通无往而不遂故爲天下贵欲上人者非有/欲上之心有欲
人之不上矣先人者非有允人之心则推先/而不害若然者德惠动天地况於人乎
老子曰执一世之法籍以非传代之俗譬犹
胶柱调瑟执一隅之说非通代之典其犹/胶柱调瑟何典节之能全也圣
人者应时权变见形施宜世异则事变时移
则俗易论世立法随时举事夫圣王救时济/物衆人仰止犹
饥而待食渴而思/饮人谁不愿也上古之王法度不同非古
相返也时务异也是故不法其已成之法而
法其所以爲法者与化推移道无隆替而俗/有变革是以五
帝不同治三王不共法/非欲相返因时宜者也圣人法之可观也其
所以作法不可原也法未然人不可知/政已洽衆有可观其言
可听也其所以言不可形也言可听者当时/用也不可形者
不可以当时之/言爲後时之用三皇五帝轻天下细万物齐
死生同变化轻天下者非鄙薄也细万物者/非简贱也言非有欲取天下而
天下归无心利万物万物自附者也齐死生/则忧惧不能入同变化则诡异不能移也
抱道推诚以镜万物之情神而爲镜/照无不得上与道
爲友下与化爲人上与道交/下与化游今欲学其道不
得其清眀玄圣守其法籍行其宪令必不能
以爲治矣夫存其典籍行其法制实赖玄圣/发扬导达使後之学者知贵其导
内以治身外/以治国也
文子问政政者/政教也老子曰御之以道养之以
德无示以贤无加以力教之以道无见其智/能临之以德无矜其
威/势损而执一无处可利无见可欲清虚爲体/欲利自亡
也方而不割廉而不刿正不割物/廉不伤义无矜无伐
御之以道则民附养之以德则民服无示以
贤则民足无加以力则民朴无示以贤者俭
也无加以力不敢也下以聚之赂以取之俭
以自全不敢自安不下则离散弗养则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