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时接过红薯,掰了一半给身边的肖克,自己拿着另一半慢慢啃着,红薯的甜味混着泥土的气息在嘴里散开。“过湘江时,损失不小。”他声音平静,像是在说别人的事,“但弟兄们骨头硬,没一个掉队的。”他指了指不远处正在给伤员包扎的苏小红,“那丫头,背着药箱走了三天三夜,脚底板全是血泡,愣是没哼一声。”
肖克啃着红薯,突然笑了:“要说硬气,还是咱们红军战士。昨天突围,有个小鬼被流弹打中了胳膊,还抱着炸药包往前冲,喊着要为牺牲的班长报仇。”他抹了把脸上的泥,“等会师了,得好好给这小鬼记一功。”
关向应走过来,手里拿着张刚写好的歌词,递给任弼时:“你看看,这歌词还行不?我想着,等会师大会上,让战士们一起唱。”任弼时接过来看,字迹遒劲有力,歌词里满是对会师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盼。“好,写得好!”他连连点头,“就这么定了,会师大会上,咱们一起唱。”
周文彬正在给战士们分发弹药,他把子弹一颗颗仔细地装进弹袋,动作认真又熟练。陈伢子跑过来,递给他一壶水:“周大哥,歇会儿吧,看你累的。”周文彬接过水壶喝了一口,笑着说:“不累,一想到马上就要会师了,浑身都是劲。”他望着远处渐渐聚拢的队伍,眼里满是憧憬。
田老三带着一群百姓赶来,他们背着粮食和药品,脸上洋溢着淳朴的笑容。“贺军长,任政委,我们给队伍送些补给来。”田老三把沉甸甸的粮袋放在地上,“家里还有些腊肉,我让婆娘煮了,等会儿给大家送来。”他婆娘抱着一摞干净的布条,走到苏小红身边:“姑娘,这些布条拿去当绷带,都是新做的。”
夕阳西下时,队伍终于抵达会师地点。开阔的场地上,已经搭起了简陋的主席台,上面插着鲜艳的红旗,在晚风中猎猎作响。战士们整齐地列队站好,脸上带着疲惫却兴奋的神情。贺龙和任弼时走上主席台,台下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关向应站在台上,高声宣布:“红三军和红六军团会师大会,现在开始!”他示意司号员吹号,嘹亮的号声在山谷间回荡。接着,他拿起那张写好的歌词,带领大家唱起了《欢迎六军团歌》。歌声雄壮激昂,响彻云霄,表达着两支队伍会师后的喜悦和团结。
贺龙走到台前,望着台下一张张激动的脸庞,大声说道:“弟兄们,今天,我们红三军和红六军团胜利会师了!这是我们革命的一大胜利!从今往后,我们就是一家人,要携手并肩,共同打击反动派,为穷苦百姓打出一片新天地!”台下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战士们挥舞着枪支,高呼着口号,场面无比壮观。
任弼时也走上前,语重心长地说:“会师只是开始,我们面前还有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奋勇前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打不赢的仗!让我们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人民的幸福,继续前进!”
夜色渐深,篝火渐渐燃起,映红了战士们的脸庞。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食物,讲述着各自的经历。周文彬和陈伢子坐在一起,聊着这次任务中的趣事,不时发出阵阵笑声。苏小红在给伤员换药,轻声细语地安慰着他们。田小树在人群中跑来跑去,给大家分发着烤红薯,像个快乐的小精灵。
贺龙和任弼时坐在篝火旁,手里拿着烟袋,却没有点燃,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你看,”贺龙笑着说,“这就是我们的队伍,充满了活力和希望。”任弼时点点头:“是啊,有这样的队伍,我们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月光洒在大地上,给万物镀上了一层银辉。远处的山峦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像沉睡的巨人。篝火旁的歌声和笑声还在继续,传递着团结、胜利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黔东的夜空里久久回荡。
在会师后的日子里,两支队伍并没有丝毫懈怠。红二军团(红三军恢复番号)和红六军团开始整合力量,共同训练。战士们交流着各自的战斗经验和技巧,彼此学习,相互促进。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营地,就能听到整齐的口号声和练兵的呼喊。
贺龙和任弼时等领导人们频繁召开会议,商讨下一步的战略计划。他们深知,虽然会师带来了短暂的喜悦,但严峻的形势并未改变。国民党反动派不会轻易放过他们,必定会调集更多兵力前来围剿。而此时,中央红军正在进行艰苦的长征,他们必须采取行动,牵制敌人,为中央红军减轻压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会师后的第五日,贺龙站在椅子山的了望台上,望着远处蜿蜒的山路。任弼时和关向应拿着刚绘制的地图走来,上面用红笔圈出了野猪岭和狐狸坡——这两处是湘军、黔军追击必经的咽喉要道。
“敌人吃了毛鸡岭的亏,肯定以为咱们急于退回根据地,定会派主力沿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