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陆丞相等等我!开局血洗张弘范 > 第51章 陆丞相打鸡血

第51章 陆丞相打鸡血(1/2)

    片刻后,他开口了,声音虽带着明显的稚嫩,却异常清晰,掷地有声:

    “众卿平身。”

    “谢陛下!”众臣再次齐声应答,然后缓缓起身。

    然而,他们依然低垂着头,目光落在冰冷的地面上,不敢直视那御座上的小小身影。

    有些老臣眼中噙着泪水,强忍着不让它滚落。

    一位胡须花白的老臣悄悄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以痛制痛。

    “老臣无能啊...”他在心中呐喊,面上却不露分毫。

    赵昺环顾四周,将臣子们的敬畏与沉重看在眼里。

    阳光从窗户斜斜地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恰如朝廷此刻的处境——云遮月暗,却仍有一丝光明在坚持。

    他挺直了小小的身躯。

    “朕知道,如今大宋危在旦夕,国事艰难。”

    他的声音在大堂中回荡。

    “崖山一役,我大宋精锐尽失,山河破碎,几近亡国。”

    提及崖山,不少老臣眼中泛起泪光,身体微微颤抖。

    一位将军不自觉地摸向腰间的佩刀,似乎仍在怀念那场血战中失去的战友。

    “但是!有你们这些忠心耿耿的大臣,有陆丞相,有张太傅,有岳少保!”少帝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只要朕一日在位,大宋就一日不亡!只要我君臣尚有一息尚存,复兴之火便永不熄灭!”

    这稚嫩却铿锵有力的声音,瞬间刺破了笼罩在众人心头的阴霾。

    一瞬间,府衙大堂内的空气似乎都变得清新了几分,仿佛窗外的阳光突然变得明亮起来。

    有人控制不住情绪,泪水潸然而下,打湿了胸前的朝服。

    一位年轻官员急忙擦拭眼角,却发现周围的同僚们都是同样的神情,不由得放下了手,任由泪水肆意流淌。

    “砰\"的一声,张世杰噗通一声再次跪倒:“臣愿以死卫宋,死而后已!”

    这声音仿佛引爆了众人心中的热血,瞬间,大堂内又是一片跪倒之声。

    “愿以死卫宋,死而后已!”

    赵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他微微颔首,示意众人再次起身。

    是啊,连八岁的陛下都有如此决心,他们这些食君之禄的大臣,又有何理由颓丧绝望?

    思及此,众人心中的迷雾仿佛被一阵清风吹散,重新找回了方向。

    “今日召集诸位爱卿,便是要商议如何在这琼州之地,收拾旧河山,重建我大宋基业!”少帝的声音再次响起。

    他的手指紧紧抓住龙椅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这是他作为一国之君的第一次正式朝会,他必须表现得如同一个真正的皇帝。

    “现在,朕命丞相陆秀夫主持议事。诸位爱卿,有何良策,皆可畅所欲言,共渡国难!”

    陆秀夫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先向少帝深深一躬,而后转身面向众臣。

    “诸位同僚,”陆秀夫的声音清晰洪亮,“诚如陛下所言,眼下我等虽凭借天险,暂时逃至琼州,得以苟安一时。然北虏势大,元军铁骑虎视眈眈,随时可能挥师南下,渡海而来。我朝如今,仅剩下琼州这一府之地,治下百姓加上我等南渡军民,总计不过二十余万。无论土地、人口、兵力、财力,皆与元朝相差悬殊,判若云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凝重的脸庞。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在此关头,我等当如何自处?如何于绝境中求生?如何重建大宋,光复河山,延续三百载之国祚?还请诸位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堂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

    片刻之后,陆秀夫猛地挺直了腰板,眼神中燃烧起熊熊烈火,声音变得慷慨激昂: “我大宋,自太祖皇帝陈桥兵变、太宗皇帝一统天下,开国建邦,至今已历三百一十九载!三百年来,风雨兼程,波澜壮阔!”

    “我等经历过靖康之耻,徽钦二帝蒙尘北狩,半壁江山沦丧!”

    “我等也经历过绍兴和议,屈辱求和,称臣纳贡!”

    “强敌屡屡压境,国土日渐沦丧,然我赵氏宗亲、满朝文武、天下百姓,兴复故土之志,从未泯灭!抗争之火,从未熄灭!我大宋,有铮铮铁骨,有不屈之魂!”

    他的声音越来越高,充满了感染力。

    “如今,我等虽转进千里,崖山惨胜,琼崖依然大胜,身处前所未有之困境,但只要君臣一心,上下同欲,众志成城,未必不能扭转乾坤,转危为安!”

    他指向大堂之外,仿佛能看到琼州的山川河流: “琼州虽孤悬海外,地域狭小,然此地有海川之险,有沃土之饶,更有忠义之民!足以作为我大宋休养生息、徐图再起之基业!”

    “臣陆秀夫,在此大胆提议:我等当立刻在琼州重建朝廷政权,整顿吏治,安抚军民,发展生产,积蓄力量,以待天时,图谋光复大业!”

    此言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