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螭吻星劫 > 第26章 煤炉上的星火

第26章 煤炉上的星火(1/2)

    一

    腊月的寒风刮过胡同口时,陈奶奶的煤炉突然 “咳嗽” 起来。

    铁皮烟囱里冒出的不是黑烟,是银灰色的星尘,落在结着冰碴的窗台上,竟融出一个个小坑,坑里慢慢长出光暗交织的嫩芽,像冻土里钻出来的春。陈奶奶往炉膛里添煤球,铁铲碰到炉底的瞬间,传来 “叮” 的脆响 —— 炉灰里埋着块半融化的晶体,折射着窗外的天光,晶体里晃过记忆博物馆的穹顶,还有个穿背带裤的小身影,正蹲在煤炉边烤红薯。

    “婆,火要灭了。”

    声音从炉膛里钻出来时,煤球突然自己滚向中心,拼出个小小的漩涡,漩涡里燃起淡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的铝壶,壶嘴里冒出的蒸汽,在半空凝成 “共生之环”,环上挂着串透明的冰棱,每个棱面都映着不同的画面:光域的战士在生火,虚空的影子在添柴,机械族的齿轮在搅动锅里的热汤。

    陈奶奶的粗瓷碗突然发烫。

    碗沿的豁口处,正慢慢渗出金色的光,碗里的玉米粥表面,浮着层细密的纹路,像缩小的法则网络,勺子舀下去,竟捞起颗星星形状的米粒,嚼在嘴里,带着点甜,像小时候在村口老槐树上摘的野果。

    胡同里的烟囱都在同步冒烟。

    张大爷家的烟是淡紫色的,裹着虚空的幽影;李婶家的烟泛着银光,缠着法则的光带;最奇的是收废品王老头的小棚子,烟囱里飘出的烟,在空中拼出张旧报纸的形状,上面 “界外域” 三个字正在褪色,露出底下手写的 “咱胡同”。

    陈奶奶往炉子里扔了块干红薯皮。

    火光 “噗” 地窜高,照亮了炉膛深处 —— 那里藏着个微型的星图,煤炉是中心的太阳,周围的煤球是旋转的星辰,而她的铝壶,正稳稳地悬在星图中央,壶底的黑垢,竟与记忆博物馆的地砖纹路一模一样。

    二

    煤炉上的铝壶开了三回时,来了个奇怪的客人。

    客人穿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袄,袖口磨出了毛边,露出里面光暗交织的里子,怀里抱着个布包,打开来,是半块冻硬的烤红薯,红薯皮上刻着 “问题之子” 四个字,被热气熏得慢慢变软。

    “能借炉火烤烤不?” 客人的眼睛在热气里亮闪闪的,一只像炉膛里的光,一只像煤堆里的影。

    陈奶奶把红薯放在炉圈上,铝壶里的水 “咕嘟” 响,蒸汽在窗玻璃上画满了花纹,其中一朵竟慢慢活了过来,花瓣上的纹路变成小火车,载着光粒和幽影,在冰花轨道上跑来跑去。“你是谁家的娃?大冷天穿这么少。”

    客人没回答,手指在煤炉边的地上画着圈。圈里的煤渣开始跳动,拼出幅奇特的景象:无数煤炉在星空中燃烧,每个炉口都连着不同的域,光域的炊烟飘进虚空,虚空的星火落在双生域的屋顶,而所有烟的尽头,都汇向陈奶奶的煤炉,像条用温暖织成的银河。

    胡同里突然传来孩子们的笑闹声。

    穿棉袄的孩子们举着冰糖葫芦跑过,糖葫芦的糖衣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串起的山楂,一颗泛着光域的金,一颗透着虚空的蓝,最顶上那颗,竟长出片原谅法则的花瓣,被风吹得轻轻晃。

    客人突然指着窗外:“看,星轨结霜了。”

    陈奶奶抬头,看见晾在绳上的腊肉,油珠滴在地上,冻成了串透明的珠子,每颗珠子里都裹着个小星轨,珠子连起来,刚好通向煤炉的方向,像条给星星走的路。

    三

    深夜的煤炉突然 “唱歌” 了。

    炉膛里的火苗打着旋,哼出段走调的童谣,是陈奶奶年轻时哄孩子唱的调子。她披衣起身时,看见客人正蹲在炉边,用树枝拨弄炉灰,灰里露出块心形的晶体,晶体上的纹路,跟她老伴生前送的银镯子一模一样 —— 那年他从矿上回来,镯子上沾着没擦净的煤黑,却在她手脖子上,暖了一辈子。

    “这是‘人间火种’。” 客人把晶体捧起来,火光透过晶体,在墙上投出巨大的星图,图上的煤炉正在向四周蔓延,每个炉口都连着一户人家的窗户,“前作文明用它点燃了第一簇法则之火,后来落在人间,就变成了煤炉、灶台、壁炉……”

    晶体突然钻进炉膛,火苗 “轰” 地窜起,照亮了客人透明的衣角 —— 原来他的蓝布袄里,裹着件星轨织成的衣,衣摆处绣着行小字:“最冷的夜里,最暖的是人间烟火。”

    陈奶奶的铝壶突然自己倾倒,热水顺着壶嘴流进炉膛,却没浇灭火,反而让火苗分成了两股:一股是炽烈的光,一股是温柔的影,两股火在炉心缠绕,像对跳圆舞的恋人,把炉膛烧得通红,连烟囱里的星尘,都染上了层暖黄。

    胡同里所有的灯都亮了。

    张大爷披着棉袄出来看,发现自家的煤炉上,铝壶里的水正冒着 “共生之环” 的蒸汽;李婶家的灶台边,冻硬的馒头自己滚向锅沿,表面长出层银色的膜;王老头的小棚子里,旧报纸堆突然冒出淡蓝色的火苗,照亮了报纸上的字:“煤炉的温度,刚好能融化星轨上的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