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屋内传来刘大柱瓮声瓮气的询问。
\"是娘。\"刘嬷嬷左右张望,声音压得极低。木门刚开条缝,她就泥鳅般滑了进去,反手落闩的动作娴熟得像做过千百遍。
刘大柱正捧着个粗瓷碗喝粥,见母亲突然闯入,差点呛着:\"娘咋这个时辰...\"
\"嘘——\"刘嬷嬷夺过粥碗往桌上一撂,油灯凑近儿子黝黑的脸,\"这半个月,可把府里都摸熟了?\"
见儿子点头,她枯瘦的手指突然掐住他胳膊:\"那你可瞧见了,正院廊下挂的鎏金宫灯?夫人房里摆的翡翠屏风?\"指甲深深陷进皮肉,\"二小姐随便一支金钗,够咱家吃三年!\"
刘大柱吃痛却不敢叫,只嗫嚅道:\"贵人自有贵命...\"
\"放你娘的屁!\"刘嬷嬷突然揪住他耳朵,\"知道娘为何拼着老脸求二小姐让你进府?\"她拽着儿子来到窗前,猛地推开窗棂。
月光如水倾泻,远处主院的琉璃瓦泛着幽蓝的光。刘嬷嬷声音淬了毒似的:\"那本该是你的!你祖父当年救过老太爷的命,宋家欠着咱刘家的债!\"
刘大柱惊得后退半步。母亲从未提过这等旧事,更不知真假。但老妇此刻眼中燃烧的恨意做不得假,她枯藤般的手抓住窗框,指节泛白。
\"现在机会来了。\"她突然转身,浑浊的眼球映着跳动的灯焰,\"二小姐的婚事定在半月后,那穷酸书生...\"话尾化作一声冷笑。
刘大柱霎时明白母亲意图,黝黑的脸血色尽褪:\"您莫不是要...\"
\"要什么?\"刘嬷嬷突然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层层揭开是包褐色粉末,\"知道这是什么?断肠草混着砒霜,入喉三个时辰才发作。\"她枯唇咧开露出黄牙,\"婚宴那日,你负责给新姑爷斟酒...\"
\"使不得啊娘!\"刘大柱膝盖一软跪在地上,\"要杀头的!\"
油灯\"啪\"地砸在脚边,火苗窜上他的裤管。刘嬷嬷一脚踩灭火苗,俯身时银簪刮过儿子脸颊:\"孬种!你爹被恶霸打断腿时,怎么不见官府杀他们的头?\"
她突然从袖中抖出封信,泛黄的纸上歪斜写着\"再不还钱烧房子\"几个血字。\"昨儿个村里捎来的,你爹咳血半月了。\"声音突然放柔,\"儿啊,只要那书生一死...\"
窗外传来梆子声,刘嬷嬷猛地噤声。待更夫脚步声远去,她往儿子手里塞了个硬物——是枚成色极差的小银锭。
\"前日替二小姐收衣裳,从她妆奁暗格里顺的。\"她舔了舔嘴唇,\"事成之后,这样的银子要多少有多少。你爹能请大夫,咱家能买田地...\"
刘大柱盯着掌心的银子,喉结滚动。银锭边缘还沾着点胭脂,在月光下像抹未干的血迹。
刘嬷嬷知道火候差不多了,起身拍了拍儿子的肩:“你好好想想。半月后就是婚期,三天后我再过来。”
她转身离开,却在门口顿了顿,阴森森地补了句:“别忘了,你爹还躺在床上等钱治病呢。”
门“吱呀”一声关上,刘大柱瘫坐在床边,额头上全是冷汗。油灯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扭曲得像头困兽。窗外,一轮血月正悄悄爬上树梢。
刘大柱蹲在花园的角落里修剪月季,锋利的剪刀\"咔嚓\"一声剪断一根枯枝。晨露沾湿了他的粗布裤腿,凉意顺着膝盖往上爬。他盯着断枝截面渗出的汁液,突然想起去年秋收时,村里赵恶霸带人抢粮,镰刀划破他爹手臂时,冒出的也是这样的青白汁水。
\"发什么呆!\"管家一鞭子抽在附近石板上,炸响吓得他剪刀脱手。远处传来小姐们的笑声,他偷眼瞧去——宋雨薇正倚在凉亭里,鹅黄衫子被晨光镀得金灿灿的,腕间玉镯随着她拈酸梅的动作叮当作响。
那玉镯水头极好,怕是能换十亩上等田。刘大柱低头看看自己结满老茧的手,指甲缝里还嵌着洗不净的泥垢。他想起去年冬天,赵恶霸带着打手闯进家里,一脚踢翻了煮着野菜的陶罐。滚烫的水溅在娘手上,烫出一串水泡,却连声都不敢出。
厨房飘出炖肉的香气,刘大柱蹲在后院井台边啃杂粮馍。忽然听见墙根下两个小丫鬟嘀咕:\"听说新姑爷是读书人,待人可和气了......\"
馍渣突然卡在喉咙里。他想起去年爹病重,娘跪在赵家门口求借半吊钱抓药,却被泼了满身泔水。而现在,那个叫陆明远的书生,竟要娶这般金尊玉贵的小姐?月光爬上西墙时,他从怀里摸出那个油纸包。褐色粉末沾在指腹上,像极了爹咳在帕子上的血痂。
暴雨突至,刘大柱被派去正院搬花盆。隔着雕花窗棂,听见宋县令正训斥下人:\"......婚期已定,宾客名单要仔细核对!\"
铜钱大的雨点砸在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