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构成与乡镇简介
前进区下辖4个街道办,分别是永安街道、港湾街道、和平街道、山水街道,以及1个行政村南岗村。永安街道作为前进区的核心区域之一,是商贸和生活气息极为浓厚的地方,街道内商业网点密集,各类店铺琳琅满目,从日常的生活用品到特色的地方小吃,应有尽有,满足了居民的各种生活需求。港湾街道则依傍松花江,凭借独特的江岸景观,发展起了休闲旅游产业,每逢夏日傍晚,江风拂面,不少市民和游客会在此散步、赏景,感受自然的惬意。和平街道的特点在于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众多文化场馆、学校坐落于此,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教育氛围,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山水街道相对更具自然风貌,临近四丰山,空气清新,环境宜人,是城市中难得的宁静之地,适合休闲漫步,享受自然的宁静。
南岗村是前进区唯一的行政村,它保留着质朴的乡村气息。村民们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种植着各类农作物,如玉米、大豆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南岗村也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之路,利用靠近城区的地理优势,发展起了采摘园等特色农业旅游项目,每到收获季节,吸引不少城区居民前来体验农事活动,感受乡村生活的乐趣。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前进区的历史源远流长,民国三十四年(1946年)正式建政,开启了它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篇章。在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成为了重要的战略后方,见证了无数革命先辈为新中国的成立而奋斗的身影。1946 - 1949年,这里是合江省政府所在地,承载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重要使命,为东北地区的解放和建设发挥了关键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前进区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1958年1月,永安、晓云、佳东3个街道办事处合并,成立和平区;同年秋,推行人民公社制度,区建制撤销;1961年1月,东部地区划出,设立佳东区;1968年,和平区改称前进区;1980年,设置前进区人民政府;2004年,区域再次调整,将东风区佳南办事处的红霞、三江、宏达、双合四个社区以及郊区四丰乡的南岗村整建制划归前进区管辖 。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前进区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是东北小延安精神和文化的发源地,当年响应党的号召开发北大荒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热血青年,以及响应毛主席伟大号召到边疆去改造北大荒的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都在此留下了奋斗的足迹,他们带来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与当地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知青文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此外,前进区还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众多革命遗址承载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诉说着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
历史人物
在前进区的历史中,涌现出了许多值得铭记的人物。比如革命烈士孙西林,1946年1月,佳木斯市政府正式成立后,他担任副市长,却不幸被暗藏的国民党特务暗杀,同时牺牲的还有公安局副局长高英杰 。他们为了城市的和平与稳定,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永远被人们铭记,西林公园也因纪念孙西林而得名。
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刘英俊,他曾在佳木斯市第十一小学前身佳木斯永安小学担任校外辅导员。1966年3月15日,刘英俊所在连队执行训练任务时,拉重炮炮车的辕马受惊,当时正值上班人流高峰,惊马直奔前方6名儿童,孩子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这万分危机的时刻,刘英俊奋不顾身地将缰绳猛力后拉,同时双脚别向辕马后腿,惊马被踢倒,6名儿童得救了,可刘英俊却被炮车重重地压在下面,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为纪念刘英俊烈士,佳木斯永安小学更名为英俊小学,他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了前进区人民心中的精神丰碑,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危险和困难时,勇往直前,舍己为人。
必游景点
合江省政府旧址
合江省政府旧址位于前进区保卫路与中山街交叉路口,占地面积约1736.69平方米,建筑面积4293平方米,呈工字型,分为前楼、过廊和后楼三部分。这座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1934年10月 - 1945年8月它是伪三江省公署办公场所;1945 - 1949年成为合江省政府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是佳木斯市人委办公楼;“文革”期间是合江地区革委会办公楼 。2005年9月9日,被佳木斯市政府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11月28日,被黑龙江省政府命名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里经过修缮和复原,成为了东北小延安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