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市下辖8个镇,分别为海林镇、柴河镇、长汀镇、山市镇、新安朝鲜族镇、横道镇、二道镇、三道镇,还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另有3个森工局和2个国有农场。
海林镇作为城关镇,是在2001年由原新合乡、石河乡、海林镇合并而成。它处在哈牡绥东对俄经贸走廊的中心区域,东与牡丹江海南乡相邻,南与宁安市毗邻,北与牡市马厂相连,交通十分便捷,距离牡丹江市区仅12公里,距牡丹江国际航空港15公里,201、301国道及滨绥、图佳铁路都穿越境内。全镇行政区划面积855平方公里,辖有32个行政村、75个自然屯,其中有5个朝鲜族村,人口密集,商业、文化等活动丰富多样 。
柴河镇区域面积较大,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这里有着广袤的林场,林业工人长期在此从事林业生产活动。同时,柴河镇也在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开展木耳、蘑菇等菌类种植,以及养殖林蛙等特色产业,不少村民依靠这些产业走上了致富道路 。
长汀镇是一个因林业而兴起的城镇,境内森林覆盖率高,有着许多珍贵的树种。除了林业,长汀镇还以旅游闻名,着名的中国雪乡就位于这里。每到冬季,雪乡就变成了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厚厚的积雪在屋顶、树木上堆积,形成了独特的雪蘑菇、雪馒头等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拍照 。
山市镇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产业。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主要种植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山市镇还拥有山市种奶牛场,奶牛养殖业发展良好,奶制品也成为当地的特色产品之一 。
新安朝鲜族镇是朝鲜族聚居地,这里保留着浓郁的朝鲜族文化和风俗习惯。朝鲜族的传统舞蹈、音乐、美食在这里得以传承和发扬。村民们擅长种植水稻,新安朝鲜族镇产出的大米颗粒饱满、口感香甜,在市场上颇受欢迎 。
横道镇历史悠久,因中东铁路的修建而兴起,有着“火车拉来的小镇”之称。当时大批俄国铁路专家、技术人员和大量铁路工人来到这里,使其成为铁路施工的重要指挥中心和技术指导中心,被俄国人称为“乌恰斯”,意为大机关 。如今,横道镇还保留着许多俄式建筑,洋溢着浓郁的俄式风情,百年老街、东正教堂等建筑,仿佛能让人穿越回过去,不出国门就能体验到异国风情。横道镇还是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所在地,拥有世界最大的东北虎养殖基地,在这里可以近距离观察到东北虎的生活场景 。
二道镇和三道镇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这里的居民主要从事林业、农业以及一些与山区资源相关的产业。在林业方面,合理采伐树木,发展木材加工产业;农业上,种植一些适应山区环境的农作物。此外,二道镇和三道镇也在逐步开发旅游资源,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开展一些生态旅游项目 。
海林市历史源远流长,自旧石器晚期起,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商周时期,它是中原版图国,向中原纳贡,有资料记载曾进贡石弩、貂皮、海东青等名贵物品 。汉晋以来,虽多以土着民族自治,但始终受中原册封,汉时设郡,唐宋袭承汉制,明代设卫和司,明朝中叶以后设都督,皆是中原王朝封爵 。清代满族入主中原,这里设立昂邦章京、宁古塔将军等衙门,成为东北长白山以北,黑龙江流域及库页岛一带大片疆域的军政中心 。
海林市原名海林县,关于名称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系由新海、五林二县合并时,各取原县名称的后一个字而得名;另一说则是因海浪河而得名,海浪河是牡丹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张广才岭的“海兰窝集”,“海兰窝集”是满语“榆树林”的意思 。
清末民初,海林先后隶属宁安府和宁安县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8月15日,将宁安县北部新安镇、海林、横道河子、山市等地区划出,设置新海县,县政府驻海林。初隶绥宁省,后改隶牡丹江专区、牡丹江省,再改隶松江省 。1948年10月4日,松江省政府决定,将五林县与新海县合并为海林县,县政府驻牡丹江市内,由松江省直辖 。1954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后,由黑龙江省直辖 。1956年3月6日,国务院决定,撤销海林县,将原海林县所属区域分别划归宁安县、林口县和牡丹江市 。1962年10月20日,国务院决定恢复海林县,将原海林县划给宁安县的海林、横道河子、长汀、海南、石河、新安、旧街7个乡镇和原海林县划给林口县的柴河、二道河子、三道河子3个乡镇划为海林县的行政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