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曙光乡:位于克山县北部,东与五大连池市太平乡接壤,南与克山农场相连,西与讷河市九井镇为邻,北与北兴镇毗邻 。除种植大豆、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外,还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其中万寿菊种植颇具规模,每到夏季,成片的万寿菊竞相绽放。畜牧业也是曙光乡的重要产业之一,建有多个标准化养殖小区,主要养殖肉牛、肉羊和生猪。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在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克山县境内已经有了人类的活动。春秋战国时,克山地属燕国辖地,燕被秦灭后归秦。隋朝属室韦部辖地。清康熙年间,克山为黑龙江将军所辖之齐齐哈尔副都统管辖之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分置东、西布特哈,克山一带隶属东布特哈。宣统元年(1909年),布海官道(布特哈至海伦)修竣后,在今克山镇处设第三站。民国二年(1913年),讷河直隶厅改为县,此地隶属讷河县。民国四年(1915年),衙署初设二克山(今克东县城),因治所附近有双山并峙,俗称克尔克图山,简称二克山、喀尔喀勒图山,简称二克山,因山命名,遂于3月21日改成克山设治局,8月2日改设克山县。1934年划归黑龙江省,1984年12月15日,撤销嫩江地区,克山县划归为齐齐哈尔市辖县。
克山县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特色饮食烹土豆片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独特的烹饪手法和美味口感,是克山饮食文化的代表。抬杆舞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以击打乐为主的一种汉族民间舞,由两个枱杆者,用肩膀抬起能够颤动的横杆,杆上固定一位儿童,跟随锣鼓、铙钹、大镣等乐器的伴奏,双肩起伏颤动进行表演 ,每到丰收季,地里农活进入尾声时,当地人民便会聚集在一起表演,欢度丰收。此外,克山县还有地方戏剧“克山戏”,融合了当地的方言、民俗和音乐元素,生动展现了克山人民的生活百态。
三、历史人物
克山县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比如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毕业于曾坐落于克山、毛主席亲笔题词的 “萌芽学校”。梁军在农业机械化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的事迹激励着无数年轻人投身农业建设。在革命战争年代,克山县也有许多热血青年投身革命,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力量,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成为克山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四、必游景点
1. 讷谟尔河生态旅游区:讷谟尔河是克山县的重要河流,流经县境北部,沿岸风光秀丽,生态环境良好。旅游区以讷谟尔河为核心,涵盖了河流、湿地、森林、农田等多种生态景观,是一处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旅游景区。景区内修建了沿河观光步道、观景台、休闲凉亭等设施,游客可以沿着步道漫步,欣赏讷谟尔河的秀丽风光,感受大自然的清新空气;也可以在观景台上远眺,俯瞰河流两岸的田园美景。
2. 克山县马铃薯产业园:克山县是全国着名的“马铃薯种薯之乡”,马铃薯产业园位于克山镇郊区,占地面积较大,是一处集马铃薯种薯研发、种植示范、加工展示、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园区。产业园内设有马铃薯种薯研发中心、种植示范基地、加工车间和科普展厅。游客来到这里,可以参观了解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代化生产技术,还可以品尝到各种马铃薯制品,购买到优质的马铃薯种薯和马铃薯深加工产品。
3. 东山植物园:园内树木繁茂,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是克山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里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和花卉,四季景色各异。春季,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夏季,绿树成荫,是避暑纳凉的好地方;秋季,树叶变色,五彩斑斓;冬季,银装素裹,别有一番景致。园内还设有一些休闲设施,如长椅、亭子等,供游客休息和观赏景色。
五、古刹与寺庙
1. 普照寺:位于克山镇东南部,始建于民国初年,是克山县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之一。寺庙最初规模较小,仅有几间简陋的殿堂,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座布局规整、建筑宏伟的佛教寺庙。普照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等,均采用传统的中式建筑风格,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古朴典雅。每逢佛教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浴佛节等,普照寺都会举办隆重的佛事活动,吸引了众多佛教信徒和游客前来参加。
2. 报恩寺:位于古城镇境内,始建于伪满时期,后因历史原因遭到破坏,2000年前后经当地佛教信徒自愿捐资重建。重建后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等,建筑风格简洁大方,庄严肃穆。报恩寺的住持和僧人秉持着“慈悲为怀、广结善缘”的理念,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如扶贫济困、捐资助学、义诊等,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广泛好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