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治地位与经济发展
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西部重要的政治中心,市政府驻地位于建华区新明大街27号。这里承担着区域行政管理、政策制定与执行等重要职能,对整个地区的稳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经济上,齐齐哈尔以工业为主导,积极发展12个重点产业,像装备制造整机、精密超精密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都在蓬勃发展。在装备制造领域,中国一重集团是典型代表。它是国家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具备雄厚的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能制造出世界最大500MW冲击式水轮机转轮轮毂及配套水斗锻件等大型高端装备,产品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等众多关键领域,为国家建设贡献着力量。齐齐哈尔还着力建设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医药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致力于打造强大的产业竞争力。在食品加工方面,当地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生产出各类优质的乳制品、肉制品等,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逐渐走向国际市场。2024年全年,齐齐哈尔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353.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7%,展现出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齐齐哈尔拥有极为悠久的历史,早在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繁衍生息,着名的“昂昂溪文化”便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它见证了远古时期人类在此地的生活痕迹,出土的大量石器、陶器等文物,为研究早期人类文明提供了珍贵资料。
夏商周时期,齐齐哈尔是索离国的一部分;秦汉时属夫余国;魏晋南北朝被鲜卑和豆莫篓占领;隋唐被纳入室韦都督府管辖;辽代归上京路、东京路统辖;元代属辽阳行中书省开元路水达达路;明朝先属大宁都指挥使司,后属奴儿干都司。
到了清朝,康熙三十年(1691年)建齐齐哈尔城,设副都统衔副都统驻守,此后墨尔根副都统、黑龙江将军先后移驻此地。光绪年间开始设置街道厅、警察总局等管理民政事务。中华民国时期,齐齐哈尔经历了复杂的历史变迁,日本宪兵队在此犯下诸多罪行。1949年5月改称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1954年改为省辖市隶属黑龙江省,1983年被批准为具有独立立法权的市。
这里的文化丰富多元,达斡尔族、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带来独特的民族文化。达斡尔族的“库木勒节”,人们在节日里采集柳蒿芽,载歌载舞,庆祝丰收,传承着民族传统。传统曲艺“乌钦”,以说唱形式讲述着民族的历史、传说和生活故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黑龙江将军府是清代边疆治理的重要见证,这座保存完整的历史建筑群,承载着当年军事、政治管理的历史记忆。罗西亚大街因中东铁路而兴起,充满异域风情的俄式建筑林立,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到了异国他乡。
齐齐哈尔还涌现出许多历史人物。抗日名将马占山,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临危受命赴齐齐哈尔代理黑龙江省政府主席一职,指挥打响了中国军队有组织、具规模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江桥抗战。他带领东北军顽强阻击日本侵略者,虽因无援军而失败,但打出了东北人的气势,唤起了中华民族空前的抗日热情 。曾任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东北义勇军总司令的朱庆澜将军,在聂耳创作的电影主题歌《进行曲》前,提笔加上“义勇军”三个字,从此,《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中外,鼓舞着无数中华儿女的抗日斗志。
三、自然风貌与旅游景点
齐齐哈尔地处松嫩平原,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由北向南缓慢倾斜,嫩江流贯全市,为城市增添了灵动之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凉爽短暂,冬季寒冷漫长。
扎龙自然保护区是齐齐哈尔旅游的金字招牌,这里是亚洲最大的芦苇沼泽湿地,也是世界珍禽丹顶鹤的栖息繁衍地。每年3月中旬到6月中旬是丹顶鹤的繁育期,在这片2100平方公里的湿地上,每年栖息繁殖的野生丹顶鹤有300只左右。保护区内芦苇丛生,为丹顶鹤提供了天然掩体,沼泽里丰富的食物和安全的环境,让丹顶鹤能安心生活。游客在这里可以观赏到丹顶鹤优雅的身姿,它们或翩翩起舞,或引吭高歌,与周围的湿地景观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从市区开车前往扎龙自然保护区,还会经过一段“音乐公路”,汽车驶过时,会响起纪念我国环保战线第一位因公殉职烈士徐秀娟的动人旋律,增添了一份别样的人文情怀。2024年,扎龙生态旅游区晋升国家5A级景区,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球典范之一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明月岛也是不可错过的景点,它位于齐齐哈尔市区西北7公里处的嫩江中游,是一座四面环水的江心岛。岛上树木繁茂,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