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女儿说想学,我顺便也学两手。"老婆举着沾面粉的手机,"刚才用你的'陪走积分'换了两袋低筋面粉,晚上给你尝尝新配方。"
沈砚舟的影像突然变成个课程表:"下周要开'元宇宙逛博物馆'课,专门带行动不便的老人看卢浮宫,你妈不是一直想去法国吗?"
林深心里一动:"真能行?她腿不好,出门不方便。"
"绝对能行。"沈砚舟调出个虚拟场景,"戴上VR眼镜就能走,还有张大爷当解说——他年轻时候在博物馆当过保安,门儿清。"
正说着,放学铃声响了,老人小孩一起往外涌。张大爷拿着刚打印的打车软件操作指南,追着程序员小王问:"这上面的'特惠拼车'是啥意思?是不是能跟邻居一起打车?"
小王边收拾东西边答:"对喽!明天我带你实操,正好我要去超市,顺路。"
244.3 宠物共生的情感纽带
林深坐在社区宠物乐园的长椅上,看着自家狗年糕跟哈桑家的猫追着玩。沈砚舟的全息影像蹲在地上,正用虚拟逗猫棒逗那只埃及猫,虚拟卫衣上印着"毛孩子互助社"。
"老林,你看年糕现在多受欢迎。"沈砚舟的影像被猫爪子拍了一下,"上周帮7栋的独居奶奶叼了三次药瓶,系统给评了'三星助老犬',奖励了两袋进口狗粮。"
林深摸着年糕的头,它脖子上的智能项圈闪着绿光:"这项圈除了定位,还能干嘛?"
"功能多着呢。"沈砚舟点开项圈的数据面板,"能测步数看运动量,能录叫声翻译——上次年糕对着门口叫,系统翻译是'隔壁狗来了';还能匹配玩伴,你看它跟哈桑家的猫,就是系统根据性格推荐的好友。"
这时,宠物乐园的管理员推着辆小车过来,上面摆着共享宠物用品:"林哥,借个拾便袋不?张大爷刚用他的'遛狗积分'换了个宠物澡盆,说要给他们家泰迪洗澡。"
"积分还能换这?"林深接过拾便袋,看见旁边的公示板上贴着"宠物互助清单":"王姐提供宠物寄养(换插花课)小李会给狗剪毛(换修电脑)刘奶奶有闲置猫爬架(换陪聊)"。
哈桑抱着孩子站在围栏外笑:"年糕昨天帮我家猫抓了老鼠,我媳妇说要烤馕感谢它。"
"别谢狗啊,谢邻居。"林深逗他家孩子,"要不要跟年糕玩会儿?它会捡球。"
沈砚舟的影像突然飘到寄养区:"你看那只金毛,主人出差三天,现在由5户邻居轮流照顾,每家带它遛一小时,系统自动排班。"
林深想起上次出差,年糕是托张大爷照看的:"大爷还说呢,年糕比他儿子还听话,每天准时叫他起床遛弯。"
"这就是宠物共生的妙处。"沈砚舟调出个情感图谱,"养宠物的人本来就容易聊到一块儿,现在系统再推一把——王姐家的狗丢了,20分钟就有邻居在共享监控里找到;李姐的猫生了小猫,通过系统送给了想要宠物的独居老人。"
宠物乐园突然热闹起来,几个小孩举着"宠物技能比赛"的牌子跑进来。"年糕报名了'叼篮子'项目!"女儿举着报名表冲林深喊,"张爷爷说要给它当教练,用他的鸟食当奖励。"
张大爷果然提着鸟笼过来了:"小林,年糕得练折返跑,我这画眉鸟可以当发令枪,它一叫就开始跑。"
林深看着他们凑在一起研究训练计划,突然觉得挺有意思:"以前养狗是自家的事,现在成了社区的事——借个狗绳都能认识三个邻居。"
"可不是嘛。"沈砚舟的影像被一群宠物围住,"系统统计过,养宠物的家庭比不养的,邻里互动频率高3倍。你看那个,6栋的姑娘通过帮邻居照顾仓鼠,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
244.4 闲置再生的温情循环
林深蹲在社区"再生工坊"的废料堆里,手里举着个旧台灯底座。沈砚舟的全息影像从一堆旧木板里钻出来,虚拟T恤上沾着虚拟油漆,手里拿着把3D打印的锤子。
"老林,这底座改造成花盆正好。"沈砚舟敲了敲台灯,"上周张大爷用旧自行车轮做了个花架,换了李姐两盒曲奇。"
林深翻着旁边的零件箱:"我家那台旧电扇,电机还能用,能不能改个什么?"
"改个宠物喂食器啊。"沈砚舟调出设计图,"加个定时模块就行,5栋的小王上周刚教过这门课。你看这个,用旧硬盘做的多肉花盆,在元宇宙市集卖了20积分。"
工坊里挺热闹,有人在用缝纫机改旧衣服,有人在给玻璃瓶贴贴纸,还有人用旧电路板拼壁画。"这比扔了强多了。"林深拿起件改造成围裙的旧衬衫,"谁的手艺这么好?"
"刘奶奶的。"沈砚舟指着角落里踩缝纫机的老人,"她年轻时在服装厂上班,现在每天来改衣服,说比跳广场舞有意思。你看她改的牛仔裤,裤腿剪成短裤,裤腰做成收纳袋,年轻人抢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