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节节攀升,销路不愁,就怕你开采不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彦秋仍有顾虑:"这般大事,上下关节可都打点妥当了?"
董汝玉得意道:"自然。矿场挂在工部矿务司名下,明面上仍是官产,由我代为经营,每年上缴三成利钱。"她压低声音,"这可是工部今年的要务,过些时日自会有文书送到你这县衙。"
林彦秋苦笑:"这到底是官窑还是私窑?"
董汝玉嗔道:"管它作甚?横竖明面上我是掌柜。不过我们只能经营三十载,期满归还朝廷。与你那小煤窑性质不同,只是银钱都要自行筹措。"
听闻这般操作,林彦秋暗自惊叹这些人的手段。原本还想帮忙筹措银两,此刻也作罢了。既能如此安排,想必已有来钱的门路。三十年的光景,足够赚得盆满钵满。
画押后,林彦秋收下一份契约。董汝玉这才道:"收拾行装吧,明日启程去苏州。此番要见四五家炼铁作坊的东家,你也去露个脸。"
林彦秋叹息:"这便是阿姊的大计?"
董汝玉略带歉意地笑笑:"石炭谁采不是采?我们来做,规模更大,利钱更多不是?至少..."她眨眨眼,"为兄给你画了张好大的饼。"
林彦秋没好气地瞪她:"真真是我的好阿姊。"
姑苏城,江南繁华之都。
林彦秋素来不喜此处,只觉人烟稠密外,别无甚趣味。然此地乃海商云集之所,番舶来华之首站。街衢间处处透着股蓬勃生气。
冬日姑苏,空气里总带着几分湿冷。漫步长街,但见行人如织,两旁楼阁林立,人在其中,渺若微尘。
阊门大街的名号,林彦秋早有耳闻。此处本是姑苏最繁华之地,如今却似有些没落了。富贵人家鲜少至此,往来多是市井小民。前方一家绸缎庄正打着"清仓贱卖"的幌子,门前围了不少人。明日才是江南商贸大会,提前一日抵姑苏的林彦秋,偷闲出来走走。这满目琳琅的市井,反倒让他生出几分失落——物阜民丰的世道,人心却似愈发贫乏了。
忽见前方一道熟悉背影,林彦秋脚步微顿,终是未出声呼唤。
白冰正漫无目的地在街边踱步。这快节奏的商埠,总让她觉得格格不入。原以为换了漕运航线便能淡忘前尘,如今看来不过是徒劳。那人的身影总在不经意间浮现,挥之不去。
其实她并无他求,只暗暗盼着老天开眼,能叫他们偶然重逢。
白冰自知这等念想太过渺茫。驻足街头,感受着路人投来的目光,又不觉想起那人总是淡淡的眼神——那叫人肌肤微微发烫的眼神。
一次不经意的回眸,白冰忽觉心头一颤,身子如遭雷殛般僵在原地。
慌忙又回首望去,只见街边柳荫下的石凳上,那张朝思暮想的笑颜正静静地望着她。白冰朱唇微颤,竟是一时语塞。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