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断壁下。沙暴来得又快又猛,转眼间就遮天蔽日,连身边的骆驼都看不清了。
不知过了多久,沙暴才渐渐平息。商队里的几峰骆驼受了惊,跑散了,其中一峰骆驼背上,还驮着两袋水。“这下完了,剩下的水不够到下一个驿站了。”有驼夫慌了神,声音里带着哭腔。
陈九却很镇定,他让大家把各自的水袋都拿出来:“别慌,咱们还有旧羊皮。”驼夫们连忙掏出羊皮,有的羊皮被沙砾磨破了点,但大部分都还完好。十几块羊皮拧下来,凑够了一壶多水。“这些水分着喝,再走一天就能到驿站了。”陈九把水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了小半碗。
小周捧着碗里的水,只觉得这水比平时喝的甜多了。他看着手里的旧羊皮,上面还留着爹当年缝的补丁,突然明白陈九说的“后路”是什么——不是等着困难来临时再想办法,而是在顺境时就做好准备,用最朴素的方式,守住最根本的本分。
到了南湖驿站,晋商掌柜特意来谢陈九,还送了两匹上好的绸缎。“陈老哥,您这旧羊皮的规矩,我得记下来,以后我们商队走丝路,也得备着旧羊皮。”陈九没收绸缎,只拿了一小包茶叶:“规矩不用记,得放在心里。就像这丝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规矩传的久了,就成了本分。”
商队在驿站休整了两日,又要出发了。出发前,小周找驿站的裁缝,给自己的旧羊皮缝了个新的布套,还在布套上绣了个小小的“周”字。“九叔,您看,这样羊皮就不容易磨破了。”小周拿着羊皮,高兴地给陈九看。
陈九笑着点头:“好,好,以后这羊皮,就传给你儿子。让他也知道,走丝路也好,做生意也罢,总得留条后路,守着本分。”
驼队再次踏上丝路,铃铛声在沙漠里传得很远。小周走在队伍里,手里的西洋皮水袋随着脚步轻轻晃动,他能感觉到里面旧羊皮的存在——那是爹的念想,是九叔的规矩,是苏家商队走了几十年丝路,从未变过的本分。风刮过沙漠,卷起沙砾,却吹不散这旧羊皮里藏着的道理:时代在变,物件在变,但有些东西,永远不能变——比如对风险的敬畏,对后路的准备,对本分的坚守。
就像这西洋皮水袋,再结实也有它的短板;这旧羊皮,再不起眼也有它的用处。做生意,说到底就是做人,得知道什么该留,什么该守,才能在风风雨雨里,走得稳,走得远。小周看着前面连绵的沙丘,突然觉得,这丝路好像也没那么难走了——因为他手里握着的,不只是一个装水的袋子,更是老辈人传下来的,能在绝境里撑起一片天的希望。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