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明国可以继续培养合格的继承人,越系十国能巩固南部的统治,虞国则能趁这段时间推进联邦的技术标准化。
关于煦洲北部的土着,整个会议期间无人提及。这种默契并非疏忽,而是基于共同的认知,之前的南洋和武洲的“清理行动”已经提供了范本。
开发总署的第一份工作手册里,有一页未标注页码的附录,写着“治安维护”的具体措施:移民点周围设置铁丝网,巡逻队配备最新式的火枪,遇“土着袭扰”可“果断处置”。
各国的移民船队在三个月后陆续启航。明国的首批移民中,有七成是江北的失地农民,他们被集中在港口,领取统一的工具和三个月的口粮,登上开往煦洲的蒸汽船时,没人知道等待自己的是肥沃的土地,还是与土着的冲突。
越国的移民队伍里则夹杂着不少失业的纺织工,工厂主们主动承担了他们的船费,条件是“到了煦洲的种植园,要干满五年”。
虞国的蒸汽船队承担了半数运输任务。这些排水量上千吨的货轮,一边运送移民,一边装载着钢轨、蒸汽机、种子,在煦洲北部的海岸线卸下第一根桩子,开始修建名为“联港”的码头——这里将成为联邦共管区域的枢纽,也是各国移民踏上这片土地的第一站。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