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
……
……
“你说,弘皙到底是因为支持弘历才不愿意看见弘历得罪蒙古王公,还是他自己也有争大位的心思?”
养心殿。
雍正在议政王大臣会议后,也单独在老十三允祥面前,提起弘皙来。
老十三露出认真思考的样子来:“臣弟也在想这事,但臣弟觉得,前者可能性更大,因为他再蠢也应该知道,这大位是无论如何也到不了他手里吧,不至于还不死心!”
老十三印象中的弘皙也是聪明懂事的,所以,他也就没有多怀疑弘皙,而更愿意相信前者。
事实上,雍正在历史上也没有怎么怀疑弘皙有觊觎大位的心思。
要不然,雍正也不会在历史上那么宠溺弘皙,默认他喊自己为皇父,还让弘皙成为历史上子侄中第一个被封亲王的。
包括弘历自己,他也没想过弘皙有这心思。
所以,历史上,乾隆在即位之初,为了缓和雍正朝激化的宗室矛盾,也很优待弘皙。
而弘历,也是在真的知道弘皙盼着他早点驾崩后,才意识到弘皙竟然有这方面的心思。
所以,再聪明的人,也会有失算的时候。
如果不是铁一样的事实摆在面前,谁也不愿意相信,一些不合逻辑的事会发生。
但现实有时候就是比更荒诞。
话转回来。
雍正现在虽然也还是对弘皙有所怀疑,但也的确在理智上更愿意相信老十三所言,而只说道:“有时候难免利令智昏。”
“四哥说的是,但就算是这样,他也翻不起浪来。”
“而现在,要做的大事很多,朝局不能不稳,所以,以臣弟看,即便他真有这意思,我们也最好先装不知道为好,宁肯将来交给弘历自己处理,也不能现在就去把弘皙怎么样。”
“他毕竟是二哥的长子,现在我们改制已经让汉人士绅不高兴,谈判这事又让蒙古王公不高兴,再在我们满人内部兴起波澜,恐八哥的残党又会兴风作浪。”
老十三说道。
雍正点头。
老十三则突然笑道:“弘历这次表现不错,无疑说明他已的确具备主宰一部的实政能力。”
“是啊,能够利用各种手段保证自己的决议被通过执行,这次是不承认他能管部的实政能力都不行。”
“更重要的是,他的确有在认真办理藩务,才能了解到蒙古王公在私定合约,两边称贡,朝中大臣和蒙古王公通过这事,恐怕也不好再质疑处理不好藩务。”
雍正回道。
老十三也跟着笑了笑,对雍正说:“有件事还没告诉四哥,弘历上了奏折,以理藩院的名义,为策棱求情!”
老十三说着就把放在袖子里的奏折拿了出来,给了雍正。
雍正为此更加高兴:“朕就等着他为策棱说情呢!”
老十三则在雍正看奏折的时候,开口道:“四哥,该让弘历主管一部院实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