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帮管理藩院的四阿哥不支持换掉隆科多这事,现在,无疑也找到了原因,就是因为他无法接受漠北蒙古王公对中国朝廷不够忠诚的情况!”
“中国的博格达汗也一样!”
“相比于,土地和贸易带来的利益,他更在乎权力的损失。”
传教士巴多明回道。
嘭!
郎克一拳砸在了桌上,咬紧了牙。
满脸失望。
但他又不能真的不继续谈判。
因为,他罗刹国的确很需要东方的稳定。
“这位四阿哥竟然会知道我们和蒙古王公暗地里接触的事?”
为此,郎克接着拧眉问了一句。
他对弘历清楚他们暗地里接触蒙古王公这事感到震惊。
巴多明道:“他甚至扬言有信件实证,只是策棱承认的很干脆,也就没有拿出来。”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居然知道我们在与蒙古王公暗地里接触,也知道有蒙古王公在给我们纳贡!”
“这位四阿哥明显早就在各处安插眼线。”
“不管他是不是真的希冀和平,但他如此英明谨慎,已使得,接下来的谈判,我罗刹国更加难再占到便宜!”
郎克回道。
同时,他心里也不得不承认,这位四阿哥简直跟他们罗刹人一样狡猾。
而这也让他想起了让他头疼的《京师新报》。
巴多明这时则讪笑说:“这只能看贵国对东方的和平有多大的需要了。”
在此时,大清这边。
雍正因为决定不换下隆科多,所以对隆科多被揭发的罪行,也只朱批说让其戴罪立功,而选择了轻轻放下。
这让隆科多安心了不少,一脸奋意地在蒙古王公们面前说道:“我知道,你们讨厌我,但圣主英明,所以别说你们拿什么私藏玉牒的事对付我,就是诬告我谋逆,圣主也不会轻易相信的!”
弘历这里也为此感到非常欣喜。
毕竟,这意味着,历史的走向,还是被他改变了。
谈判中,态度强硬的隆科多没有被换掉。
与此同时。
跟着隆科多一起去的图里琛等谈判大臣,也因此少了许多压力,不再担心因为谈判一直没有进展而惹恼雍正,而不敢强硬下去。
要知道,历史上,因为隆科多在谈论过程中被逮拿下狱,也让图里琛等人选择了沉默和闭嘴,而不敢再强硬表态,而促成了当时作为首席谈判大臣的策棱,在谈判中轻易地做出了巨大让步。
所以,这次隆科多没有下狱,真的是一个好的转变。
且说,弘皙这里,也收到了他被批评遇事不谨、因嫉妒弘历而置国家威严不顾的旨意。
哐当!
弘皙为此,直接把自己面前一官窑花瓶摔在了地上,而任由地上溅起无数碎玉。
同时,他冷笑不已:“皇父竟然说我遇事不谨,还说我嫉妒弘历?”
“王爷息怒!”
“值得庆幸的是,皇上也没有太生您的气,至少,皇上可能真的只觉得,您只是不赞成四阿哥在理藩院任上的决定,而不是不支持四阿哥继承大位,所以,只给您安了这么一个无关痛痒的罪名。”
王廷成这时劝起弘皙来。
弘皙颔首:“你说的是啊!”
“但被皇父下旨训饬,到底不是什么好事!”
“天子不会轻易称赞一个人,同样也不会轻易否定一个人,如今,皇父下旨训饬我,也是会影响王公百官对我的看法的!”
弘皙为此咬紧了牙。
接着。
弘皙又失落地惨笑着说:“另外,现在看来,皇父是没有对弘历在理藩院的表现不满,反而是很满意,所以才最终选择了依理藩院原议。”
“可能是因为,四阿哥的确才智非凡!”
“即便是处于逆境,也能翻盘。”
“比如这次,他竟找到漠北蒙古王公对朝廷不够臣服,对罗刹国过于谄媚,而竟也向该国纳贡的事,来为自己站台,而不是去证明自己到底能不能管好理藩院。”
“他无疑是真抓住了皇上重视朝权的心!”
“更关键的是,四阿哥明显是早有这方面的意识,提前安插了细作,而知道了这事,所以才敢这么说,而让策棱不得不承认。”
王廷成回道。
弘皙瞪了王廷成一眼。
随后,弘皙又叹了一口气:“我不得不承认,你说的没错!”
“弘历才智的确非凡,与其说我嫉妒他,不如说我是欣赏他,当年,我和他一起京师赈饥时,就看出来,他没那么简单。”
“但时过境迁,他越是才能卓越,越是让我欢喜不起来,欢喜不起来呀!”
“毕竟,我爱新觉罗·弘皙,才是先帝当年最器重的皇孙!天下人,有目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