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217章 暗线反噬,旧影惊心

第217章 暗线反噬,旧影惊心(2/3)

相似——或许是自己疯了,又或许,这张照片里藏着比林永康更危险的秘密。

    "若雪。"他抓起外套起身,"今晚你去趟公共租界巡捕房,找陈探长调林永康近一年的电报底单。

    别让任何人看见,包括阿九。"

    苏若雪点头,把姜茶推到他手边:"你先喝口,胃又该疼了。"

    顾承砚端起茶盏,却没喝。

    他望着窗外渐浓的夜色,照片上少年的眉眼在脑海里越来越清晰。

    林永康的自白书还锁在抽屉里,此刻却像张画皮,底下爬满他从未看清的暗线——而他,终于摸到了线头。

    苏若雪把呢子大衣领子竖到耳根,高跟鞋在青石板上敲出细碎的响。

    她绕着法租界转了三圈,确认身后没有跟踪的黄包车,才拐进公共租界巡捕房后巷。

    墙根下的煤炉还煨着热水,陈探长裹着老棉袍从门里闪出来,手里攥着个油布包:"顾先生要的东西,我翻了三天电报存根。

    林永康这半年往长崎发了七封密电,汇款单是另外抄的——"他压低声音,"户头名是'春和堂',可春和堂是松本洋行的暗桩。"

    油布包在苏若雪掌心沉得发烫。

    她道了谢正要走,陈探长突然拽住她袖口:"苏小姐,顾先生最近树敌太多...您让他当心虹口来的人。"

    苏若雪没接话,攥紧油布包往商会跑。

    风卷着梧桐叶扑在脸上,她想起顾承砚说"别让任何人看见",便绕到后巷翻墙——裙角被砖缝勾破道口子,她也顾不上,只把油布包护在胸口。

    档案室的台灯还亮着。

    顾承砚正往砚台里注水研墨,见她进来,笔杆"咔"地断在指缝间:"查到了?"

    "七封密电,时间分别是三月初五、四月廿二、六月初九..."苏若雪展开电报底单,指甲划过日期,"都是商会讨论棉纱压价、转移路线、联合抵制日货的前一天。"她又抖开汇款记录,"每月十五汇五千大洋到'春和堂',金额和松本洋行压价后我们损失的利润...分毫不差。"

    顾承砚的指节抵在桌沿,骨节泛出青白。

    他突然抓起铅笔在日历上圈点:"三月初五,我提议联合荣氏纱厂;四月廿二,讨论将织机转移至内地;六月初九..."他喉结动了动,"是我要公开松本用劣棉充好的证据——"

    "他篡改会议记录,引导我们选松本的方案,再把我们的决策卖给日商。"苏若雪的声音发颤,"难怪每次我们要反击,松本总能提前布防。"

    顾承砚突然扯过钢笔,在"春和堂"三个字上戳出个洞:"曙光行动原本要把二十台织机运到武汉,可林永康改了路线,说香港更安全——香港是松本的货轮中转站!"他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他不是普通特务,他在给松本当'影子董事',从内部掏空我们!"

    窗外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音,"咚——咚——"敲得人心发慌。

    苏若雪握住他发抖的手:"现在怎么办?"

    顾承砚盯着墙上的上海地图,目光从法租界扫到虹口。

    他突然笑了,那笑里带着冰碴子:"既然他想当影子,那我们就给他照照光。"他抽出怀表看了眼,"去把林永康叫到小会客厅,就说我要和他核对下季度的绸缎订单。"

    苏若雪的手在门把手上顿了顿:"你要单独见他?"

    "他以为我还蒙在鼓里。"顾承砚从抽屉里取出那叠被篡改的账册,"我要让他自己撕开画皮。"

    林永康进来时,鼻梁上还架着副金丝眼镜,手里攥着算盘——和平时替商会核账的模样分毫不差。

    他鞠躬时,青布长衫扫过地面:"顾少东家,您要核对的订单我都带来了。"

    "订单?"顾承砚把电报底单"啪"地拍在桌上,"我要核对的是长崎的电报,和春和堂的汇款单。"

    林永康的镜片突然蒙上层雾气。

    他的手指抠进算盘边缘,红木珠子"哗啦啦"撒了一地:"顾少...您听我解释——"

    "解释什么?

    解释你怎么把商会的决策卖给松本?

    解释你怎么改了我的会议记录?"顾承砚站起来,阴影笼罩住林永康,"还是解释这张照片?"他抽出那张泛黄的旧照,推到对方面前,"照片里的林宅,是你家吧?"

    林永康的瞳孔剧烈收缩。

    他伸手去碰照片,又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您...您怎么会有这张照片?"

    "因为照片里的少年,和我有同样的朱砂痣。"顾承砚的声音冷得像刀,"林芷兰的日记里写着'永康贤侄',你喊她阿姐——她是你姑姑?

    还是...你母亲?"

    林永康突然笑了,那笑声里带着哭腔:"顾少东家果然厉害。

    我不是日本人的人...我是林芷兰的人。"

    顾承砚的太阳穴突突直跳:"林芷兰是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