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在古代当镇令 > 第134章 鹿膳医心

第134章 鹿膳医心(1/3)

    孟国朝堂内...

    邢国使者参见孟国陛下。此时朝堂内一名使者弯腰参拜着孟国皇帝。

    哦,我的哥哥还好吗?

    多谢陛下,我刑国皇帝也时常挂念着您,特意让我带好。

    (邢国、孟国的兄弟之国,因多年前的兄弟的皇位之争孟国划出了三分之二的领土成立了现在的邢国。)

    这么多年了我这个哥哥只有每年年底才会派使者来和我拜年的,今年怎么这么早?

    这...使者被龙椅上的孟国皇帝说的结巴了起来。

    说吧,我们毕竟是兄弟,虽然我们有隔阂,但是毕竟过去了快30年了,都过去了。

    使者马上说道:邢国今年大旱您是知道的,我们是来借粮的,请陛下允许。

    孟国皇帝坐在上面皱了皱眉思索了一会说道:今年孟国领地的守收成也不是很好,不过有人可是丰收了...

    陈峰此时站在城头,望着北归的雁阵划破铅云,手中握着最新的气象密报,洛国塞北突降暴雪,寒潮预计月内南下。他转身对身后的许诺沉声道:"传令下去,即刻启动冬防。"

    三声铜锣响彻街巷,百姓们纷纷放下手中活计。老木匠张翁眯着眼看了看天色,将未完工的木犁推到屋檐下,酒坊的伙计们开始往酒坛缝隙里填塞稻草,连私塾的夫子都提前散了学,叮嘱孩童们回家帮衬家事。一场与寒冬的赛跑,在开平镇悄然拉开帷幕。

    惠民仓前,新制的柏木粮囤堆成金色的小山。陈峰亲自查验入库流程:每袋粮食都要经过三道筛检,剔除瘪粒和石子;仓底铺着三层防潮毡,四角摆放着数十个装满生石灰的陶缸。"记得在粮囤间留出三尺通道,"他用竹尺丈量间距,"便于通风和巡查。"

    入夜后,粮仓依然灯火通明。账房先生们在油灯下核对账本,算盘珠子拨得噼啪作响。陈峰披着斗篷走来,看见墙角堆着的麻袋上印着"义粮"二字,点点头道:"今年的义仓要多备两成,务必保证孤寡老弱都能领足过冬口粮。"

    城西的菜窖工地,工匠们正挥汗如雨。陈峰设计的双层地窖深达五丈,上层储菜,下层蓄冰。青石砌成的窖壁上每隔三尺就嵌着一盏麻油灯,照亮工人们搬运大白菜的身影。"每垛菜之间要留出透气孔,"他指着窖内纵横交错的通道,"顶部加装滑轮,方便吊运。"

    菜农们推着满载秋菜的木车排成长龙。陈峰蹲在菜堆旁,随手拿起一颗圆白菜:"这种菜心紧实的,最适合窖藏。"他教百姓用草木灰涂抹菜根,"既能防虫,又能锁住水分。"当第一车窖藏菜缓缓下降时,围观的孩童们发出惊叹,仿佛目睹一场神奇的魔法。

    北山的伐木场里,斧锯声日夜不停。陈峰引进的双人拉锯比传统单锯效率提高三倍,新制的滑轮吊索能轻松搬运两人合抱的原木。"选树要挑向阳面的,"他敲了敲树干,"这样的木材干燥,烧起来火旺。"

    木材源源不断运往镇上,街道两旁堆满整齐的木垛。陈峰命人在木垛顶部覆盖防雨布,四周挖排水沟。铁匠铺里,新打造的铁火盆、铜手炉堆成小山;陶窑中,绘着牡丹纹的暖脚壶正缓缓降温。

    秋天的风除外身上舒服很,整个开平镇进入“战时状态。”陈峰组织百姓成立"冬防队",挨家挨户检查房屋:修补漏风的窗棂,加固歪斜的屋檐,给牲畜棚舍加装棉帘。他亲自调配防冻药膏,分发给户外劳作的百姓;又命人在水井口加装木盖,防止井水结冰。

    集市上,御寒物资供不应求。布庄的新棉絮、皮货铺的羊毛毡被抢购一空;药铺的掌柜连夜熬制驱寒汤药,免费分发给老弱病残。陈峰站在镇中心的鼓楼前,看着忙碌的人群,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个冬天,无论多么寒冷,开平镇都将携手度过,但是陈峰不知道是他已经让两个国家盯上了...

    秋分那日,秦霜捧着一卷素绢走进书房,绢上墨迹未干,勾勒着秋日的霜菊与肥蟹。陈峰搁下手中的屯田图,见她鬓边簪着新摘的桂花,衣袂间萦绕着药香,那是晨起采集的紫苏与艾草。

    "秋气肃杀,宜温补润燥。"秦霜将绢布在案上展开,十二道菜品的名目工整排列,"我给你按照民间食俗,拟了份秋膳单,还请老爷过目。"

    陈峰凑近细看,首列便是"蒸栗黄鸡",旁注小字:"取秋栗与童子鸡,加薤白、生姜蒸制,可健脾暖胃。"再往下,"葵羹菽饭"、"炙獐脯"、"蟹酿橙"等菜色跃然纸上,每道菜都标注着食材时令与烹制要诀。

    寅时三刻,王府后厨已亮起灯火。秦霜亲自督阵,看着厨娘将新收的粟米细细舂捣。"糙米需浸泡三个时辰,"她捻起一粒米查看,"煮时加少许盐,饭香更浓。"灶台边,老厨子正将整鸡塞入陶罐,腹中填满去壳的板栗与切段的山葱。

    最费时的当属"蟹酿橙"。八名丫鬟围坐竹案,用银签小心翼翼地剔出蟹肉蟹黄,又取当季的瓯柑,剜出果肉后填入蟹鲜,再盖上橙盖,以荷叶包裹后文火慢蒸。秦霜守在蒸笼旁,不时揭开查看,氤氲热气中,橙香与蟹鲜渐渐交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