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山阴传:江山美人谋 > 第235章 看似锋利,实则一触即碎

第235章 看似锋利,实则一触即碎(1/2)

    往后的日子,军营里总能看到两人并肩的身影。

    沈曦巡查时,刘楚玉会提着食盒跟在他身后,偶尔递上一块刚烤好的茶点;

    沈曦议事时,刘楚玉倚在帐外看书,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像幅安静的画。

    那夜沈曦与副将议事到三更,掀帘时发现刘楚玉伏在案上睡着了,兵书还摊开在他昨日停笔的那页。

    他俯身去抱,却见她忽然睁眼,眼底带着惺忪的睡意:“议完了?”

    “嗯。怎么不去榻上睡?”

    “等你。” 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伸手勾住他的腰,“你不回来,我心不安。”

    这句话像羽毛,搔在沈曦的心尖上,令他心头一软。

    弯腰将她抱起,往榻边走时,垂头在她额间印下一个轻吻。

    “以后不用等。” 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纵容,“我会回来的。”

    刘楚玉埋在他颈间,唇角勾起一抹得逞的弧度。

    他收紧的手臂已经告诉了她答案——这场赌局,她赢了。

    两日后,北魏军大破肥城,直取历城。

    庆功宴上,沈曦当众将刘楚玉揽入怀中,带着酒气的唇贴着她耳际低语:“玉儿真是本将的福星。”

    *

    然而这份福气并未持续太久,北魏军队驻守历城边境已半月有余。

    冬季的严寒虽渐渐消退,可历城的城墙依旧高耸,像一头沉默的巨兽,将魏军的攻势一次次挡在城外。

    军营里的炊烟越来越稀薄,往日里操练时震天的呐喊声如今只剩下零星的吆喝。

    负责粮草的参军第三次掀开粮囤时,脸白得像纸 ,最后一批青稞麦只剩下半囤,连带着腌肉和干菜也见了底。

    “将军,再这样耗下去不是办法。” 副将刘辉在军帐里急得打转,手里的地图被戳出好几个破洞,“兄弟们啃了三天麦饼了,昨日巡营时,竟有两个新兵偷偷煮了战马的草料……”

    沈曦望着帐外操练的士兵,他们的铠甲上还沾着未化的泥渍,动作也比往日迟缓许多。

    城楼上的宋军像是故意挑衅,时不时传来整齐的口号声,那声音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刺得魏军将士们心口发闷。

    “再派三队人马去后方催粮。” 指节叩在案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告诉转运使,若五日内见不到粮草,提头来见。”

    副将领命而去,帐内只剩下沈曦和刘楚玉。

    她看着案上摊开的历城布防图,忍不住开口:“久攻不下,士气最易涣散。”

    “什么?没有粮草士气涣散?”

    刘彧将沈攸之的奏折狠狠摔在地上。纸张散落间,上面 “粮草告急” 四个字像针,扎得他眼睛生疼。

    “这些道理朕难道不明白?”

    “朕难道不知道前线缺粮吗?可国库早已见底,百姓赋税加无可加,朕上哪儿去变出粮草来?”

    殿内死寂,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近侍太监伏跪在地,额头紧贴冰冷的地面,生怕一个不慎便触怒天子。

    自去年平定内乱后,国库就像被女人掏空的身体,别说粮草,就连官员的俸禄都快发不出来了。

    而今北魏铁骑连破两城,虽在历城受阻,可那座孤悬北境的要塞,就像暴雨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被汹涌的浪涛吞噬。

    “陛下,” 户部尚书颤巍巍地开口,“东郡诸州的赋税已催缴三次,可去年遭了水灾,百姓们实在拿不出更多了。”

    他从袖中掏出一本账册,双手奉上,“这是各州上报的存粮清单,加起来还不够历城守军半月之用。”

    刘彧翻开账册,上面的数字触目惊心。

    他一把合上账册,胸口剧烈起伏:“那就去借!去买!哪怕是搜刮那些世家大族,也要把粮草凑齐!”

    “陛下三思!” 户部尚书连忙磕头,“世家们手握兵权,若是逼急了……”

    后面的话没说完,可两人都心知肚明。

    内乱的伤口还没愈合,若是再逼反世家,大宋就真的完了。

    殿内陷入死寂,唯有穿堂风呜咽而过,仿佛在哀悼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

    同样的寒风也席卷着北境。

    历城的积雪化了又冻,在城墙上凝结成锋利的冰棱。

    千里之外的北魏军营里,士兵们啃着掺沙的麦饼,望向城头的眼神日渐黯淡;而建康的崇明殿上,刘彧对着空荡的国库长叹,案头的军报与奏折堆积如山。

    一个王朝在粮尽援绝中苦苦支撑,另一个帝国则在久攻不下里耗尽锐气,这场僵局就像历城城墙上的冰棱,看似锋利,实则一触即碎。

    派去催粮的队伍已经走了四日,连个消息都没传回。

    沈曦站在帐外,望着历城高耸的城墙,眉头皱得越来越紧。

    “还在想粮草的事?” 刘楚玉端着一碗热汤走过来,递到他面前,“先喝点汤暖暖身子吧,再急也没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