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封狼居胥,六合烬灭 > 第309章 “雪花”

第309章 “雪花”(1/2)

    秦军的军用无人机引擎发出低沉的嗡鸣,缓慢掠过下方一片被初雪覆盖的荒芜原野。

    它的传感器镜头机械地转动着,进行了一次程式化的扫描,未能发现任何异常热源或移动迹象,随即提升高度,转向飞离了这片寂静的区域。

    它刚刚离开的下方,危机正潜伏于雪幕之中。

    “走了吗?”

    “走了!快把迷彩关掉!别被烤成肉干!”

    花旗这支代号“雪花”的突击小队,自伞降伊始便厄运连连。

    行动从一开始就脱离了原定计划:

    运输机飞行员在逼近空降区域时感受到了巨大的防空压力,仓促之下,根本未到达预定的最佳跳伞点便强行开启了后舱门。

    刺耳的警报和舱外咆哮的狂风让跳伞命令变成了一场混乱的逃亡,许多人甚至来不及辨别方向,只能盲目地跟着前一个人的身影纵身跃入冰冷的云层。

    紧接着,恶劣的天气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暴风雪虽初露锋芒,但云层中的能见度已经极差,四周是一片令人绝望的灰白。

    许多队员仅仅是因为一瞬间的视线模糊或动作迟缓,便彻底失去了队友的踪迹,孤独地坠向茫茫未知。

    最为灾难性的环节发生在开伞阶段。

    为了确保剩余人员有机会在预判的大致区域落地,飞行员不得不冒险进行了一次致命的低空穿越,主动将庞大的机身短暂暴露在新秦的防空雷达视野之下,以期吸引全部火力。

    这一冒险举动确实为伞降创造了窗口,但也瞬间引发了所有战甲尖锐的告警声!

    雷达锁定的滴滴蜂鸣,让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兵也出现了短暂的慌乱,更多的人在极力规避想象的子弹轨迹时,彻底消失在了浓厚的云层与风雪之中。

    最终,当双脚艰难地踏上坚实却冰冷的地面时,“雪花”部队仅剩五十四人。

    十六名队员在抵达战场之前,便已折损在途中。

    也可能是走散了,也可能是分不清方向,以头抢地,总之,最终到达预定集结点的,只有这么多。

    无论是五十四人还是满编的七十人,这样一支全员配备先进动力战甲的特种部队,在现代战场上都已是一股不容小觑的突击力量。

    花旗军方为何要冒如此巨大的风险,将他们投入新秦控制区的腹地?

    答案很简单:

    制造混乱,直击要害。

    黑石堡这个兼具平民转运枢纽和后勤补给基地功能的战略节点,早已被花旗情报部门标记。

    先前战机掠袭时飞行员传回的侦察报告,更让花旗高层看到了夺取此地的可能性与巨大价值。

    一旦黑石堡陷入混乱甚至被占领,前线的秦军将立刻感受到后方起火的压力,军心与补给线都会遭受重创。

    更进一步,如果在此地的平民出现重大伤亡,花旗便能借此在国际社会上发动舆论攻势,强烈谴责新秦未能保护平民。

    虽然国际社会已经成了笑话,列国鄙秦已经成了事实,但仍然不影响花旗拿这件事大肆炒作一番。

    所幸,这支精锐队伍并非毫无凭仗。

    他们的身上承载着花旗最新的军事科技——实验性的光学迷彩战甲。

    这种战甲表面覆盖的特殊材料,能通过感应周围环境的光谱和亮度,在短时间内改变自身的颜色和图案,实现与背景的高度融合,达到近乎隐形的效果。

    当然,其造价高昂得令人咋舌。

    代价也有,发热,比断龙模式更加剧烈的发热,能源消耗在这足以烤死人的热量面前不值一提,所以最多只能开十分钟。

    而且花旗人不是“做慈善”来的,一方面,他们要遏制秦国摧毁乎浑邪,另一方面,他们也妄图吞并乎浑邪的一部分,换取珍贵的资源。

    但对乎浑邪的乌骓单于而言,这一切代价都是值得的。

    当他狼狈不堪地逃至釜州乞求援军时,就已经赌上了全部国运。

    而花旗,也乐意压下这笔重注。

    “雪花”的指挥官罗伯特少校,是一位以果敢和自信着称的职业军官。

    他对自身和麾下队员的实力有着极强的信心。

    在多次尝试联系后方未果后,他果断放弃了通讯努力。

    他的眼中燃烧着斗志,既然来了,就要把秦军的后方搅个天翻地覆!

    午夜的钟声在黑石堡上空沉闷地敲响,为一场悄然逼近的危机敲响了序曲。

    这支代号“雪花”的花旗特种部队,悄无声息地潜行至黑石堡东南侧的一片荒芜地带。

    一条冰冷的铁路线在他们面前延伸,在稀薄的雪光下泛着暗淡的金属光泽,这正是他们首要的破坏目标。

    炸断铁路,瘫痪运输线;袭击平民,制造恐慌与国际事端;最终目标,则是彻底摧毁黑石堡这个后勤枢纽,让前线的秦军陷入补给断绝的困境。

    他们如同磐石般静卧在冰冷的雪泥中,动力战甲的光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