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 第151章 我想让你们回去劝说他们也归顺

第151章 我想让你们回去劝说他们也归顺(2/4)

顺他的意,就会受到惩罚。

    为了时刻掌握士兵是否在背后说他的坏话,他在军中安插了不少的眼线,搞得大家整天提心吊胆,连话都不敢说,军营里原来团结和谐的气氛荡然无存。

    如果不是为了养家糊口,都不想再当兵了。”

    罗木平也道:“除此之外,他还纵手下的将领苛扣我们月银。

    本来我们每月的月银是五百文,结果层层扣下来,到我们手里只有三百文,糊口都困难,还得家里人帮着做工才能养活老一家小。”

    杨根延跟着说道:“至于乌大人,那就更过分了。

    自他上任以来,多增加了十几样税收名目,百姓每个月要多交不少的税,要是交不上来,轻则打板子,追加罚税,重则坐牢,没收财物抵税,很多人都被弄得家破人亡。

    每个月都有不少百姓被抓进大牢里,百姓们都恨透了他。”

    高悠点了点头,道:“难怪我们前面打下那些城池后,老百姓都表示愿意做大恒子民,原来桑荣国朝廷并没有善待他们。”

    赵醒看着高悠,试探着问道:“太子,如果我们愿意做大恒百姓,大恒能善待我们吗?”

    “当然会了。”

    高悠早就等着这句话,接着说道:“其实,桑荣国在几百年前的时候,跟大恒本就是一家。

    只是后来朝廷发生了内乱,各地割据,当时驻守在南疆这片的守将杨桑荣,便自立为王,成立了桑荣国

    等到前朝统一社稷的时候,因桑荣国已经立国近百年,前朝不想再动干戈,就承认其为独立国家。

    不仅桑荣国原来跟大恒是一家,云洛国,晋卫国也是如此。

    要不然为什么桑荣国、云洛国,晋卫国的姓氏,习俗,拜的神,写的文字,说的话,包括长相,都跟我们一样呢,就是因为我们原本就是一国的,你们的祖先都是来自大恒。”

    刘寿曾立刻接话道:“这个我听我祖父说过,我们的祖先原本是大恒泰松县人,因为当兵跟着军队到了南疆。

    后来的守将杨桑荣拥兵独立,成立了桑荣国,就再也没回去,只能在这里安家。”

    高悠点了点头道:“所以,大恒对于真心愿意回归的桑荣国百姓,不仅会善待他们,而且还给予了特别的照顾。

    比如三年之内所有的税全免,三年之后只收最基本的税,其于苛捐杂税全部免除。

    还会给每户百姓按人口分地,所得的收成,朝廷只收三成,其余的七成归百姓自己所有。

    对于像你们这样当兵的,将来退伍之后还能得到一笔退伍金,如果受伤或战死还会有额外的补助和抚恤金。”

    “太子,您说的都是真的?”赵醒等人有些不敢相信。

    “我以大恒太子的身份发誓,所说全都是真的,如有骗你们,必遭天谴。”高悠语气坚定道。

    杨醒等人立刻站起来,抱拳道:“太子,我们愿意归顺大恒,做大恒的子民。”

    高悠把他们扶起来,道:“你们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我很高兴。

    不过,嘉松城还有那么多的百姓和士兵,我不想他们再为了杨彪,乌浩文那种人卖命。

    所以,我想让你们回去劝说他们,也归顺大恒,你们愿意吗?”

    杨醒等五人一起抱拳躬身道:“太子放心,我们立刻回去劝说他们。”

    高悠点了点头,叮嘱道:“你们要小心,不要被发现了。

    如果劝说成功,就在城墙上举起火把晃三下。”

    “是。”

    杨醒等人应声后,高悠让侍卫送他们出去了。

    赵醒他们离开后,赵卓问道:“太子,您真的相信他们?”

    高悠淡然道:“反正我们晚上已经决定要攻打嘉松城,让他们去试试也无妨。

    如果成功了,我们也可以避免一场战事。

    退一步讲,就算他们是骗我的,也对我们造成不了什么损失,只会激起我们对他们更疯狂的杀戮。”

    赵卓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夜色更深。

    今夜的月亮显得格外明亮,月光下,赵醒、刘寿曾、杨根延、许厚才、罗木平五人骑着马一路往回赶。

    马蹄声在月夜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脆,仿佛敲响了命运的鼓点。

    他们心中既紧张又期待。

    紧张的是即将面对杨彪和乌浩文的盘问,期待的则是将大恒太子高悠的承诺带回嘉松城,为城中的百姓和士兵带来希望。

    快要到嘉松城的时候,赵醒突然勒住马缰停了下来,回头对杨根延等人道:“杨彪是个疑心很重的人,咱们又是他派去监视大恒军队的,突然一起回去,容易被他怀疑。”

    杨根延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那你说该怎么办?”

    赵醒沉思片刻,突然从马上下来,走到路边,用刀砍断了一根手臂粗的树枝。

    随后他咬紧牙关,用树枝带尖的那头,用力对着自己的大腿划了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