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巴图虎 > 第814章 通婚首例

第814章 通婚首例(3/3)

得巡检司官回去后在密报里写 “未见异常,反显和睦”。

    虎首堡收到巴图的密报时,萧虎正在宴请西境来的使者。使者带来和林的旨意,催他 “速定南境,以备西征”。萧虎指着《通婚册》的抄本笑道:“你看,南宋已默许通婚,这便是安稳的迹象。” 他命人把巴图画的徐州地形图藏进密信,只在给和林的奏报里写 “边民通婚日增,南境暂无异动,可专心西顾”。

    待使者走后,萧虎立刻召来帖木儿:“让巴图借着修水渠的由头,摸清饮马河的水深 —— 那是将来南进的必经之路。” 又对周显道:“给李秀莲送些蜀锦,就说‘奖赏模范通婚’,让史弥远的人看到,我们信这桩婚事。” 周显迟疑:“会不会让和林起疑?” 萧虎摇头:“大汗要的是西境拓土,南境只要不乱,他乐得省心。”

    果然,和林的回诏很快送到,只淡淡提了句 “善抚边民”,便再无多言。萧虎望着诏书上的蒙文,忽然对左右道:“这桩婚事,既是给南宋看的戏,也是给和林演的戏。真要动手时,这李家院,便是最好的内应。” 议事厅的烛火摇曳,把他的影子投在地图上,正罩着徐州的位置。

    秋收时节,李家院成了萧县的奇景:巴图带着蒙古兵帮汉民收割,李秀莲带着村里的妇人给蒙古兵缝补衣物。孩童们围着蒙古包唱汉地的童谣,老人们坐在槐树下,一边抽着汉地的旱烟,一边听巴图母亲讲草原的故事。周鼎派去的探子回报:“一派祥和,看不出异样。”

    可在无人处,较量从未停过。巴图帮汉民修水渠时,总会 “不小心” 让水流改道,冲露出河床的泥沙 —— 实则在测水深;李秀莲教蒙古妇人织布时,总 “无意” 间说起 “南地的棉花比北地的羊毛暖”—— 实则在打听蜀锦的产地。巡检司的人每天记录着这些 “琐事”,却怎么也拼不出完整的图景。

    中秋那晚,李家院摆了两桌酒:一桌是汉地的月饼、炖肉,一桌是蒙古的奶酒、手抓肉。巴图举杯对月:“愿南北的月亮一样圆。” 李秀莲跟着举杯,眼底却闪过一丝复杂 —— 她刚收到消息,史弥远已默许萧虎的 “西境空虚” 之说,正暗中调兵防备蒙古西征,对淮东的警惕松了三分。

    夜深人静时,巴图和李秀莲并肩站在院墙边,看着月光下纠缠的牵牛花。“真能一直这样?” 李秀莲轻声问。巴图没回答,只摸了摸腰间的虎纹腰牌,牌上的虎首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远处,巡检司的灯笼忽明忽暗,像只窥视的眼睛,盯着这方融合了汉蒙气息的院落,也盯着这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江淮边界。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