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场西侧的物资堆如山峦,按 “粮草、军械、药材” 分类码放,每堆前插着木牌,写着数量、经办人、核验日期。拔都的司库官正与萧虎派来的文吏对账,桑皮纸清单上密密麻麻:“战马三万匹(河西骏五千,漠北马两万五),草料六十万束,火药五千斤,铁箭十万支……” 每念一项,两人就共同在旁画押,少一根箭都要注明原因。
药材堆里,完颜雪留下的医官们正清点草药,甘草、当归、止血草按 “十人份” 打包,药包上用红漆画着十字。“这是完颜夫人临终前核对的清单,” 医官长对萧虎说,“她特意加了三倍的解毒药,说罗斯森林多毒虫。” 萧虎拿起一包止血草,叶片干燥完整,这是完颜雪教的 “春采嫩叶,阴干备用” 的法子,指尖抚过草叶,仿佛还能触到她的温度。
军械堆里的铁甲闪着冷光,每副甲胄内侧都刻着铁匠姓名和日期,这是 “追责制”—— 若甲胄在战场上开裂,可追溯到匠人。拔都拿起一副铁甲试穿,甲片贴合身型,活动自如:“比去年的轻了五斤,” 萧虎解释:“用了汉地的‘百炼钢’技法,减重不减质。” 司库官在清单上注明 “铁甲两千副,均刻匠名”,由拔都与萧虎的亲信共同盖章,才算核验通过。
牛皮指挥帐内,克鲁伦河舆图铺满整张案几,拔都用狼毫笔在基辅城位置画了个圈:“城防用橡木和夯土,厚三丈,寻常投石机打不动,” 他点着萧虎派来的炮阵,“全靠这十门炮轰开缺口。” 萧虎却指着舆图上的支流:“第聂伯河有浅滩,罗斯人可能从水路袭扰,得派三百骑守渡口。” 拔都立即点头:“就派帖木儿的千户去,他水性好。”
谈及战利品分配,拔都用骨匕划开舆图:“罗斯的皮毛、琥珀归我七成,铁料、木材归你三成,如何?” 萧虎摇头:“炮阵损耗要算进去,每门炮配三十名护兵,粮草消耗不小,” 他在 “铁料” 处加重了笔迹,“军器坊急缺铁矿,这三成得保证。” 拔都笑:“萧公还是这么精于算计,” 最终敲定 “铁料全归萧虎,皮毛琥珀按六四分成”,两人在补充协议上签字,骑缝处盖了双印。
帐外传来战马嘶鸣,拔都的亲卫来报:“乃马真后的旧部在营地外围徘徊。” 萧虎眼神一凛:“虽已囚了乃马真,但余党未清,” 他建议拔都派心腹看守军械库,“火药、箭簇这些要害,绝不能让外人碰。” 拔都立即下令换防,将所有要害岗位换成自己的怯薛军:“萧公提醒得是,家贼难防。” 会商到日暮,两人的影子在舆图上重叠又分开,同盟的温情下,是各自的提防与算计。
校场角落新立了座小小的石祭台,台上放着完颜雪的灵位,供着她常用的医针和药囊。拔都的骑兵路过时,都会驻足行礼,连最粗豪的蒙古汉子也神色肃穆。“那姑娘替萧公饮毒酒时,我就在庆功宴帐外,” 帖木儿对身边的兵卒说,“那样的忠勇,该受草原人敬重。” 兵卒们纷纷点头,对萧虎的信任又深了几分。
萧虎站在祭台前,将一束干忍冬放在灵位前 —— 这是从完颜雪帐中取的标本。“你说要守好漠北,” 他低声道,“如今拔都西征,我守后方,也算不负你的托付。” 周显走来,递上炮阵的最终核验单:“所有炮械都刻了‘护疆’二字,” 这是萧虎特意加的,“也算告慰完颜姑娘的英灵。” 风过祭台,干忍冬的叶片轻响,像是无声的应答。
军心在血案后反而更凝聚。拔都的骑兵不再嘀咕 “汉蒙有别”,看到炮手们认真教炮术、文吏们仔细核物资,都道 “萧公的人靠谱”。连负责喂马的老卒都感慨:“完颜姑娘用命换的盟约,咱们得打胜仗才对得起她。” 这种无形的凝聚力,比任何军令都更能鼓舞士气,让整支西征军透着一股同仇敌忾的锐气。
临行前夜,周显给拔都的炮手做最后交底,特意避开核心技术:“火药配方按‘硝七硫二炭一’配,但具体舂捣时间、晾晒火候,得咱们的工匠操作。” 他指着炮尾的暗纹:“这是‘镇北炮’的防伪标记,非我军工匠修不了,” 这是防止技术外泄的关键,“若炮身出问题,只能找随营的汉匠,外人拆修必炸膛。”
拔都虽想学到全套炮术,却也明白萧虎的顾虑,只笑道:“有工匠跟着就够了,能打胜仗就行。” 周显趁机强调:“每门炮的核心零件 —— 炮栓、准星,都由汉匠保管,换零件需两人同验,” 他给拔都的炮营统领发了令牌,“见此牌才能领零件,缺一不可。” 这种层层设防的技术保护,让拔都既得到战力支持,又无法完全掌控炮术核心,权谋暗藏在技术细节里。
随营的三十名汉匠都签了 “守秘契”,若私传炮术,全家流放岭南。周显在契书上盖了镇北司的印:“咱们是军器坊的人,守的是汉家手艺,” 他对工匠们说,“既要助拔都西征,也要护好祖宗传下来的本事。” 工匠们齐声应诺,将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