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175章 这是流传千年的历史轨迹

第175章 这是流传千年的历史轨迹(1/3)

    “大王,”

    王绾忧心忡忡,“宫外似有变故,如此激烈反应,莫非太子引发民变?”

    此言一出,群臣惊疑。

    若真如此,后果堪虞。

    民愤一旦爆发,难以平息,对国甚害。

    即便一贯冷静的蒙毅等人此刻亦不安。

    唯祖龙镇定自若,仿若掌控一切。

    “莫惊慌,”

    祖龙语气平缓,“局势明朗,自有人禀报。”

    话语透着对儿子的信任。

    “遵旨。”

    群臣虽疑虑,仍暂抛宫外忧虑,复议。

    然众人内心仍难平静。

    喧闹声淹没了一切,淳于越等人神情凝重,无言以对。

    “这就是民心吗?”

    嬴迟轻蔑一笑。

    “大秦禁卫军何在?”

    话音未落,辛胜带领禁卫军从宫门而出,宫门随之敞开。

    一队队将士疾速冲出,直指宫外那群儒生。

    黑甲军士迅速形成包围圈,长矛与长戈齐举,只待嬴迟一声令下,便能将这群狂妄的儒生悉数擒拿。

    “淳于越!还有你们这些背叛大秦之人,听好了!”

    “你们触犯秦律,罪无可赦。”

    “我要取你们性命,也是为了顺应民心!”

    嬴迟冷冷说道。

    淳于越脸色惨白,他本想利用民心对抗朝廷,结果却陷入更深的困境,甚至可能被民心反噬。

    想到后果,他内心充满了恐惧。

    “给我拿下这些叛贼!”

    嬴迟挥手示意。

    “是!”

    禁卫军一拥而上,开始抓捕。

    儒生们起初镇定,此刻却慌乱不已。

    “莫抓我!我只是进谏,并非叛臣。”

    “太子殿下,我非叛臣,我是为大秦而来。”

    “是掌门派我来的,我等不敢违抗,请太子开恩,以后绝不重犯。”

    “求太子饶恕,我等再不敢生二心……”

    无数儒生大声哀求,绝望弥漫。

    虽有人视死如归,但如今背负叛臣之名,与初衷相悖。

    他们不愿赴死。

    禁卫军势不可挡,儒生们轻易被制服。

    淳于越被两名锐士制住,重重摔倒。

    “假借民心对抗朝廷,却无视其真实意图。”

    “淳于越,你死后,青史将记你为大秦统一后的首名逆臣。

    这些儒生便是你的同党,你们儒家的未来不容乐观。”

    “你不仅是大秦的罪人,更是儒家的罪人。

    纵然你身死,你儒家的祖先也不会原谅你。”

    嬴迟嘲讽道。

    这些话让淳于越羞愧难当,内心绝望恐惧交织。

    “殿下,臣知错了。”

    “臣不该为私利滥用民心,所有过错均由臣承担,这些人都是无辜的,是被臣逼迫至此。”

    “自始至终,皆是臣一人之过。”

    “若有责罚,只加于我一人即可,莫牵连儒家,更莫牵连他们。”

    “恳请殿下宽恕。”

    这一刻,淳于越终于体会到了恐惧。

    他一向自负清高,以礼教自傲,此刻这份骄傲已荡然无存。

    “一句认错就能全身而退?”

    “你未免太小觑秦律了。”

    嬴迟冷视众人,眼中寒光毕露。

    接着,他的目光落在五千多名被俘的儒生身上。

    “参与此事者皆大逆不道,违律悖民。”

    “传我旨意。”

    “全部处决。”

    “载入史册。”

    “今日。”

    “儒家触犯禁忌,图谋动摇国本,罪无可赦。”

    “秦法严惩叛逆,民心亦不容宽恕。”

    嬴迟凛然宣布。

    此言一出,杀气弥漫。

    “不,不要杀我!”

    “救命啊!”

    “殿下开恩,臣知错了!”

    “臣绝不再犯!”

    “求殿下慈悲……”

    嬴迟发令后,儒生们瞬间哭喊求饶,绝望与惊惧袭来。

    然而,在皇权面前,这些哀求显得微不足道。

    他亲手制造的大火夺走十余万生命,引黄河水淹没城池,致数十万人流离失所,对此却毫不在意。

    对这数千儒生来说,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事。

    这一切,皆因他们的自取灭亡。

    秦帝国初统天下时,人心已乱。

    淳于越挑战权威,正好利用此事立威,杀一儆百。

    “公子。”

    “还请为太子进言。”

    “只怪我一人,莫牵连他人。”

    淳于越跪地颤抖,满心恐慌,向扶苏乞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