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短期内能稳定局势,但从长远看,大秦恐将重蹈周朝覆辙,天下大乱,战事频仍。”
扶苏语气中透着恳切。
“公子,或许父王和嬴迟说得对,但我深知你会反对,即便如此,为了儒学复兴,还有什么值得畏惧的?”
淳于越微微一笑,最终选择了支持扶苏,也许只是将他当作振兴儒家礼法的工具,他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学术理想而非扶苏个人。
随后,他闭口不言。
衣袖挥动间,数千儒生齐声呐喊。
扶苏无奈,时光缓缓流逝。
秦王殿内。
“淳于越,宗室选出了一位叛逆之人。”
祖龙冷冷地说,话语中透着威严与愤怒。
“父王。”
“此事交给我处理。”
嬴迟上前,缓步下阶,走出殿外。
“大王。”
“太子聪慧过人,然性情刚烈。
淳于越召集儒生数千,借民声施压,实为以民意制约于你。
若太子有所动作,恐引发民怨,反伤自身。”
“恳请大王切勿令太子动武。”
王绾闻言,脸色大变,郑重进言。
嬴迟早先已令禁军待命,显然意在武力应对儒生。
此局面甚为不利。
“臣等附议。”
“若对儒生动武,恐天下非议大王与朝廷。”
群臣纷纷出列,语气严肃。
“既由太子处理此事,便交付于他。”
“无论他如何行事,吾定支持。”
“罢了。”
“继续议事,诸位继续论事。”
祖龙泰然自若,向群臣道明立场。
身为父亲,他深知自己儿子的性格与能力。
多年来,即使未公开父子关系,嬴迟从未让他失望,此次亦不会例外。
有这样的儿子,身为父亲只需全力支持,无需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