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155章 毫无自由可言

第155章 毫无自由可言(1/3)

    此时,齐王不敢久留,群臣也无人敢多言,只能默默目送章邯离开。

    齐国境内,秦军营中,诸将聚集。

    赵迟居于首位,神情冷峻而威严,连桓漪这样的将领都仿佛见到大王亲临。

    这般气魄,果然一脉相承。

    “君上。”

    章邯笑着回禀:“您的叮嘱已送达齐王处,不过他是否愿降,尚未可知。

    但我在朝堂上观察到,齐国上下似乎已无斗志,齐王亦然。”

    赵迟点头,转向桓漪问道:“桓将军,我军粮草还能支撑多久?”

    桓漪答道:“回武安君,大王再次调拨粮草,若节省使用,足够支撑两月以上。”

    “两月。”

    赵迟沉思片刻,“只要逼迫齐国屈服,便能得到他们的粮草。

    这些年,齐国未曾经历战乱,粮草充足,足可解决我军后顾之忧。”

    “武安君,您觉得齐王真的会投降吗?”

    桓漪仍存疑虑。

    “会的。”

    赵迟语气坚定,环视众将,“如今中原大地,唯独齐国未被攻破,我军压境,齐国孤立无援,全国皆在我军包围中。

    齐王非明主,我敢断言,他会投降。”

    “末将深信君上所言。”

    “齐国会屈服。”

    屠睢高声附和。

    “接下来,只需等待佳音。”

    “我给他十日期限,如今仅剩六日。”

    赵迟微笑,毫无忧虑。

    岁月流逝,对齐国而言,这短暂的十日格外难熬。

    然而,除了投降或孤注一掷,他们别无选择。

    第十日,墨城城门大开,一队队齐军缓缓走出。

    齐国上将军田平,继田忌之后,率众来到阵前。

    对面,秦军严阵以待,气势如山。

    赵迟立于战车,俯瞰四方;田平持剑,率众将稳步向前。

    几日来,齐王不堪重负,决定投降。

    田平接过旨意后,立即开城,率十万守军出降。

    “败将田平遵王命,率部归降大秦武安君。”

    田平跪地献剑,赵迟下车扶起他,并承诺不滥杀无辜。

    “上将之剑不可轻取。

    本君接受齐国投降,保证对齐民一视同仁。”

    齐将闻言安心,齐声叩谢。

    田平请求赵迟前往临淄受降。

    “桓漪、屠睢听令,受降之师不可懈怠。”

    二人领命离去。

    赵迟的计策再次见效。

    下一章:大秦,一统河山。

    齐都,临淄。

    齐王袒露胸膛,手握长剑与王印,口中含玉,身后文武百官垂首随行。

    此刻,中原仅存的齐国即将归附。

    赵迟昂然挺立,威震八方的气息自他周身散发,令人望而生畏。

    齐王缓步走近赵迟,递上玉璧,赵迟将其放入李青捧着的锦盒,又接过玉玺。

    “多谢秦王及武安君的大恩。”

    “齐国得以存续。”

    “今日。”

    “齐王田建携文武百官、四十万甲士及千万百姓,向大秦俯首称臣。”

    “烦请武安君代秦王受降。”

    “为了齐地万民,也为天下安宁。”

    齐王田建跪下,满心悲怆道:“恳请武安君纳降齐国。”

    随后,齐国群臣相继跪拜,齐声高呼:“恳请武安君纳降齐国。”

    众人皆感悲凉,难以释怀。

    “本将奉秦王之命,接受齐国归附。”

    “自此,天下再无齐国,唯余秦之一域。”

    “本将履行承诺,免于屠戮,广布仁义,赐齐王宗族一世荣华,文武百官各有所得。”

    赵迟接过田建的王剑,沉声道:“田建铭记秦王与武安君的恩德。”

    齐王田建长叹一声:“齐国,算是完了。”

    赵迟心中一松,灭楚不过数月,大军已踏入齐土。

    此役给赵迟带来巨大压力,也让秦王祖龙倍感沉重。

    连年的战火耗尽了秦帝国府库,若非国力雄厚,恐早已陷入穷兵黩武的境地。

    “齐国田氏。”

    “终究未能成为正统的齐氏。”

    追忆往昔,他们也是通过臣子夺位,从姜太公的后裔手中夺得王权。

    看着神情落寞的田建,赵迟暗自发笑。

    田氏篡齐在史册中亦有记载。

    这场篡位非一日之功,而是历经数代努力,终成大业,窃据齐国大权。

    他们让齐人只认田氏,不再承认姜姓王室。

    “都起来吧。”

    赵迟回过神来,对田建及齐国文武官员说道。

    “多谢武安君。”

    众人惶恐回应。

    “武安君,投降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