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155章 毫无自由可言

第155章 毫无自由可言(2/3)

后,我还能留在临淄吗?”

    田建忐忑问道。

    “齐王莫要取笑。”

    赵迟轻笑一声,“若你还留在临淄,秦又怎能掌控全齐?”

    这些齐人表面上虽未表露抗拒,私下里却各有想法。

    有人仍不甘心,让田建滞留齐地岂非增加秦帝国负担?

    听到赵迟的话,田建显得有些沮丧。

    “齐王不必忧虑。”

    赵迟说道,“归顺秦帝国不仅免去了战火之苦,更是莫大的功劳,大王绝不会亏待于你。

    我已奏请大王,定会赐你封地,让你安享富足生活,无人敢对你有所冒犯。”

    赵迟笑着补充:“这与咸阳囚禁的诸侯截然不同。”

    “如此甚好。”

    田建松了口气,“多谢武安君。”

    田建明白,那些被秦帝国扣押的诸侯皆困于咸阳,严密监视,稍有异动便性命堪忧。

    他们的行动完全受制于秦,毫无自由可言。

    相较之下,赵迟承诺他将获封地度过余生,这令田建稍感安慰。

    毕竟与那些落败的诸侯相比,他已经算是幸运。

    面对强秦,田建本无力抵抗,能保全全族已是最好结局。

    “无需多礼。”

    赵迟笑着回应,“这是你应得的。”

    田建交出了齐国的户籍簿、兵册、地图等重要文件,赵迟点头接受,并以真气点向田建要害,动作迅捷隐秘。

    众官退让,田建领路前行。

    途中,赵迟悄然出手,一指封穴,随即恢复如常。

    田建只觉一阵不适,旋即好转,浑然未觉赵迟的真气正侵入其身。

    此计精妙,待田建到封地病逝或途中亡故,都不会有人怀疑赵迟。

    此时齐国初降,若贸然杀戮齐王,恐影响其他降臣之心。

    赵迟将此事秘密操作,待田建寿终封地,亦不会有人追究。

    齐国既降,赵迟快速掌控全局,中原得以统一。

    半月后,咸阳朝廷。

    王绾奏请召回赵迟,以防军费耗尽。

    群臣附和,赵迟应允。

    齐国降服,天下归一。

    关中粮草已调拨到位,蜀地粮草亦已准备妥当,后续补给中断。

    若再征税,恐逼民反叛,恳请大王裁定。

    刚平楚国,士气虽盛,但多年征战近八载,若非国力雄厚,何以支撑百万大军?

    “请大王速召武安君回朝,秦帝国不可再拖延!”

    多位大臣谏言,尽显无奈。

    粮草与国库始终是文武间的焦点。

    祖龙阅罢奏疏,眉头深锁,却无破解之策。

    秦帝国每战必胜,决定之事从不回头。

    灭楚耗资巨大,吞并楚国更代价高昂。

    赵迟攻齐虽显急躁,但祖龙既信他,便不再多言。

    “够了。”

    祖龙环顾群臣,冷声喝止,众议立止。

    \"寡人既已赐武安君三月期限,便是三月,多一日不可,少一日不成。”

    眼下距寡人所定之期尚余十余日,诸位毋须过虑。

    王绾等欲再进言,然触见祖龙锐利目光,遂默然不语。

    \"诸卿。”

    \"或许以为赵迟灭楚后急攻齐国,似显冒进,实则非穷兵黩武。

    每回他皆为秦建功,何故欲冒险伐齐?\"

    终究,其志唯助秦速取齐国,达成一统。

    \"赵迟所为皆为秦帝国,亦是其个人心愿。”

    \"这三月时光,乃寡人专为其争取。”

    \"寡人信他。”

    祖龙徐徐起立,语调沉稳,饱含对赵迟的坚定信任。

    ……

    即便廷臣间存异议,亦只能待时限过后再论。

    此时,

    \"报!\"

    殿外忽传急喊。

    此声令祖龙与众臣立时警觉,齐望殿门。

    辛胜捧军报疾入,喜道:\"大王,此系自齐国递来的飞鸽书信,出武安君手笔。”

    \"速宣读。”

    祖龙凝视辛胜,眸中满是希冀。

    辛胜不敢怠慢,即展军报,众人目光聚于小小卷轴。

    \"臣赵迟领军北伐,明攻齐国,助秦吞其地,以图一统;暗示强威,意在震慑齐国,促其自降。”

    \"臣率军破齐边关,布强阵,令齐上下惊惧。”

    \"今。”

    \"臣仅耗两月。”

    \"终使齐君臣俯首,齐王田建携百官投诚,数十万齐军亦归降。”

    \"至此,齐国**,中原安定,大秦统揽天下。”

    \"臣赵迟叩谢恩典。”

    辛胜满脸震惊,高声读毕。

    此言出口,满朝文武尽皆瞠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