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114章 蒙毅将所有细节尽数禀报蒙骜

第114章 蒙毅将所有细节尽数禀报蒙骜(1/3)

    王绾起身奏道:“魏地还需时日方能完全平定,约需四月方可彻底纳入版图。

    待魏地稳定,需委任一位治理之才。”

    祖龙微笑道:“赵地非有合适人选吗?”

    王绾迟疑道:“冯大人久在外派,是否召回?”

    祖龙答曰:“贤者多担当,冯卿资历深厚,与赵迟配合默契,二者联手方能稳固秦邦根基。”

    王绾点头领会,散朝后众人陆续离去。

    韩非特意靠近李思,冷嘲热讽:“今日之事,我记在心中,咱们的恩怨容后再算。”

    言罢拂袖而去,不留余地。

    李思握紧拳头,脸色铁青,痛惜未能察觉祖龙的支持,内心既感不甘又觉忧虑。

    赵迟现已是武安君,韩非亦位列九卿。

    蒙家与赵迟结亲,赵迟的势力愈发壮大,深受秦王宠爱,令李思深感懊悔。

    章台宫内,祖龙回宫即唤:“琪儿、熙儿!”

    两名孩童闻声欢腾奔来,他一手一个抱起孙儿,笑意盈盈。

    赵高知趣退出,以免打扰。

    宫中上下皆知祖龙对赵迟一家的厚爱,赵迟的子女在宫中备受尊崇,无人敢轻慢。

    祖龙称赞赵迟今日建功,孙儿们也因祖父喜悦而兴奋。

    虽未亲眼见过迟儿成长,但见到孙辈已感宽慰,对他们尤为珍视。

    蒙府中,蒙毅归家见祖父蒙骜仍在练拳,笑问何事让他如此欢喜。

    蒙毅告知魏国即将归附秦帝国,蒙骜听后震惊不已。

    蒙骜虽隐居家中,仍心系国事。

    “你该听说过赵迟吧。”

    “他引黄河水灌入魏国大梁城,魏无忌精心布署的四十万大军被洪水冲毁,魏国不战而降,魏无忌与魏王皆死于赵迟之手。”

    “魏国可以说是彻底覆灭了。”

    蒙毅激动地说。

    “又是那个赵迟?”

    蒙骜大为惊愕。

    蒙骜凝视孙儿,眉宇间满是复杂的神情。

    这些年,赵迟的名字不断传入耳中,每次提及都让人肃然起敬。

    赵迟年少时就在战场崭露头角,从灭韩到平定赵国,再到如今攻伐魏国,他的每一步都关系着秦帝国的命运。

    “赵迟这年轻人,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成就,实在令人钦佩。”

    蒙骜感慨道,“大王亲自授予他全权指挥,原以为他需时日才能有所作为,没料到短短两个月就打得魏国连连败退,就连朝中老臣也始料未及。”

    “赵迟如今已获武安君封号,位居关内侯,掌控晋地兵权。”

    蒙毅低声补充,语气中带着敬意。

    武安君在秦帝国象征至高荣誉,是无数将士毕生追求的目标,而赵迟在而立之年前便达到此顶峰,实属罕见。

    “若白起泉下有知,也会感到欣慰。”

    蒙骜低声呢喃,目光望向远方,“赵迟继承了我们秦军最出色的特质,也许,他会成为下一个白起。”

    蒙毅低头沉思片刻,抬头说道:“祖父,近日少府韩非将登门拜访,您知道吗?”

    “韩非?”

    蒙骜皱眉,“他素来孤傲,今日为何主动来访?”

    “或许公务所需。”

    蒙毅猜测道,“我去准备茶点。”

    转身欲走时,蒙骜叫住他:“等等。”

    “祖父还有什么吩咐?”

    蒙毅止步,满脸疑惑。

    “听说你最近常出入官场,与不少朝臣交往甚密,可卷入了什么麻烦?”

    蒙骜语气严肃,“莫非你也想学别人,借机谋取私利?”

    “祖父言重了。”

    蒙毅连忙解释,“只是碰巧遇到些事务要处理而已。”

    “哼!你以为我不知情?”

    蒙骜冷笑一声,“你若真无意卷入党争,又何必遮掩?老实说,我虽年迈,但还清楚是非。”

    蒙毅刚要辩解,却被蒙骜打断:“不必多言!若有隐瞒,从此别再踏进此门!”

    “祖父息怒。”

    蒙毅低头道,“父亲并未参与任何阴谋,只是——”

    “够了!”

    蒙骜厉声制止,“今日若不说实话,休想离开!”

    “祖父,我……”

    蒙毅欲言又止,最后长叹一声,“罢了,我承认,确有其事。”

    蒙骜稍作沉思,目光渐渐柔和:“说吧,究竟何事?”

    “祖父。”

    蒙毅无奈一笑,“您若一定要问,我也只能坦白了。”

    “站在哪一边?”

    “扶苏公子,还是其他人?”

    蒙骜神情严肃追问。

    “都不是。”

    蒙毅摇头回答。

    “这是为何?”

    “既然没选扶苏公子,那你们到底选了谁?”

    蒙骜语气沉重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