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76章 世间从未有过这般人物

第76章 世间从未有过这般人物(1/3)

    “看如今城中赵国将士,再观我秦军勇士,他们皆为普通百姓,有亲人牵挂,血肉之躯,也有情感与欲念。”

    “他们更是同根同源的炎黄子孙,属于同一民族。”

    “一旦开战,这将是惨烈的厮杀,数十万人的性命可能因你的抉择而消逝。

    青年力量亦会受到重创。

    到那时,外族联合,颠覆中原炎黄,而我们自相残杀,走向绝境,这可是你所愿?”

    “你可愿见到族人受异族压迫?”

    “李牧,”

    “或许你坚守忠诚,有为臣的奉献之心,但你可知肩负更大的民族责任?”

    “一家一国的兴衰怎能与全族安危相较?”

    “当年韩国衰落,韩非甘愿赴死以护家国安邦,成为忠臣。

    但当他认识到炎黄一族的重要性及存亡关乎整个民族命运时,便改变心意。

    他不再盲目赴死,因他的担当已从一姓一族延展至整个炎黄民族。”

    “韩非能做到此点,你身为边疆将领,深知外患,为何不能?”

    中原大地长期动荡,权贵冷漠,君主多为私欲所控,不顾民生。

    此乱世久存,终需止息,唯大秦可平定诸侯,实现天下统一,让炎黄子孙永享太平。

    城头寂静无声。

    李牧的部将远眺前方,虽听不清对话,但见李牧未动身形,知赵迟所言已起作用。

    远处,王翦与桓漪的战车旁,二人眉间满是失落。

    “终究无果。”

    “若能止战,免数十万人伤亡,该多好。”

    “可惜。”

    李牧乃赵国勇将,忠臣典范,劝降几近荒谬。

    就在赵迟欲策马离去时,沉默良久的李牧开口。

    “确实。”

    “你的观点很有道理。”

    “历朝历代对我族多无恩泽,赵廷对我等更百般打压,赋税较常民高出一成。”

    “为这样的君主效力,实在不值。”

    “正如你所言,我身后十万精锐,贵军亦数十万之众。

    即便我谋划周密,此战也难逃败局。

    两军交锋,这片代地恐成修罗场。”

    “甚至秦军狂怒,这片代地或成废墟。”

    “如此内耗毫无意义,既损袍泽,又耗资源。”

    “如你所说,天下纷争日久,战火连连,无数族人死于战乱。

    每个炎黄子孙都渴望和平,而非刀剑相向。”

    “秦帝国确是眼下统一天下、掌控全局的唯一势力。”

    “然而……”

    李牧抬眼,眉间微皱:“秦律以战功为本,国人皆重军务。

    秦并天下后,真能一视同仁对待炎黄后裔?”

    “你说了很多。”

    “四海本是一家,然时移世易,即便同宗同源,诸国仍各自为政。”

    “待秦帝国统一……”

    秦帝国故土之人,真能与他国炎黄血脉平等相待?你有何凭据?李牧严肃发问,语气温定而坚决。

    他在等待赵迟的回答。

    若赵迟言辞妥当,这场本不应发生的纷争或许化解,数十万华夏儿郎亦免受内斗之苦。

    反之,若稍有闪失,李牧心中失望至极,此战便不可避免。

    “能。

    未来天下,炎黄子孙必将同气连枝,再无国界之分,唯炎黄一家。”

    赵迟镇定回应,声音坚定。

    “你不过一介臣子,何以替秦王作主?即便今日权高位重,王权之下,稍有不慎便满盘皆输。”

    李牧冷声道。

    “若真有那一天,你以为我会坐以待毙?”

    赵迟直视李牧,语意深长。

    此话一出,李牧震惊地看向赵迟。

    许久之后。

    “你竟敢对王权毫无畏惧?”

    李牧难以置信地追问。

    “或许有所敬畏,但不会盲目顺从。”

    “我承认,我今日所得皆因秦帝国,但那是依秦律所得,靠战功换来的,并非秦王特别恩赐。

    若秦王欲夺我命,我绝不屈服,定会反抗到底。”

    赵迟注视李牧,坦露心底未曾向部下言说的心迹。

    这些话对李牧来说无伤大雅,毕竟对方为敌营之人,即便告密,也无人相信。

    这正是赵迟想要传达的态度。

    历史表明,即便秦始皇一统天下,他对异族的待遇也难称公正,仅惠及老秦族裔。

    秦始皇驾崩后,天下大乱,秦朝覆灭。

    “确实如此。”

    赵迟无法承诺秦帝国未来必对炎黄各族一视同仁,但他保证,终有一天会实现炎黄融合、公平待人的理想,再无国界之分。

    若秦始皇真的陨落,他赵迟必定崛起,主宰乾坤。

    他不愿臣服庸碌君主,更不屑于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