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75章 眼中满是惊异

第75章 眼中满是惊异(1/3)

    两军相望,百万将士静默注视。

    任何违背规则之举,必将招致万夫指责,双方皆无力承担此后果,尤其对统帅而言。

    赵迟深知名誉的重要性,在关键时刻格外谨慎。

    “上将军,明日的强攻是进是退?”

    王贲忍不住询问。

    “强攻仅为辅助,核心在于瓦解敌军意志。”

    赵迟解释,“成败在此一举,若心理战失败,只能硬拼。”

    王贲点头领会,目光中满是对赵迟的信任。

    中军帐内,众将被赵迟的气魄感染。

    即便面对李牧坚城,赵迟依然镇定如常,仿佛掌控一切,赢得众人敬佩。

    “此胆识与沉稳,真乃上将军风范。”

    诸将私下赞叹。

    “诸位听令!明日全力备战,表决心夺代城。”

    王翦语气严肃下令。

    “遵命!”

    众将领齐声响应。

    “赵迟,我与桓漪直言无妨。

    若能击败李牧拿下代城,此事永记于心。

    今后战事,我等均听从你的调遣。”

    王翦郑重承诺。

    “不错!”

    桓漪附和道。

    对王翦和桓漪来说,这是一次重大挑战——彻底消灭李牧关系到灭赵大局,但损失惨重会削弱他们的功绩。

    “灭赵于我也至关重要,此番机会还能助我发展副业。

    得二位上将认可,更是意外收获。”

    赵迟暗自欣喜。

    作为秦帝国重臣,王翦与桓漪的支持将为赵迟未来铺路。

    次日,代城外集结百万秦军精锐。

    将士披甲列阵,投石机与弩炮准备完毕。

    战车、云梯等器械整齐陈列,所有攻城工具均已部署妥当。

    战鼓雷动,震撼全城。

    代城墙上,将领们忧心忡忡向李牧汇报:“秦军似要正面强攻,这次并非佯攻。”

    李牧年近五十,较王翦等人年轻不少。

    三十岁便官拜上将军,足见其非凡才能。

    或许因出身特殊,他得以统领代地大军,毕竟他是代国人,若由赵地将领接手,恐引发代地百姓的不满。

    这是赵国的历史遗留问题。

    “强攻便强攻罢。”

    “我既在此布阵,除非取我首级,除非覆我全军,否则秦军休想得逞。”

    李牧紧握剑柄,冷静注视着逼近的秦军精锐。

    仿佛一直在等待这一刻。

    数月前。

    接到圣旨后,他率军南下增援,尚未抵达邯郸境内,便传来噩耗。

    廉颇战死,**陨落。

    这标志着赵国的彻底溃败。

    李牧随即下令撤军回防代地,并迅速部署防线。

    此时,赵**族已被赵迟控制,代地再无**族存留。

    李牧无力另立新主,只能与秦军决一死战。

    从中可见他的气节。

    此刻。

    “上将军,您看。”

    “秦军动了。”

    “那不是赵迟吗?他竟骑着猛虎!”

    “探查得知,秦上将赵迟以猛虎为坐骑。”

    “他竟然也到了代地。”

    几位代地将领指向城外,眼中满是惊异。

    李牧凝神细看。

    只见一骑甲胄鲜明、驾驭血虎之人缓缓靠近代城。

    李牧所部后方,十几名锐士携桌椅、托盘盛满肉食与烈酒迅速跟进。

    “他究竟意欲何为?”

    “莫非欲劝降?”

    面对如此局势,李牧微皱眉头沉思。

    同时,赵迟驾驭血虎已近城关十丈之内,若城上弓箭手有所动作,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赵迟神色自若,平静仰头道:“李牧将军,可愿出城一叙?”

    “上将军,此事恐有隐情。”

    “赵迟素来善用阴谋诡计,需谨慎应对。”

    “不错,南阳之战时,正是他设下的圈套使庞煖将军中计,最终全军覆没。”

    “此人不可小觑,必有隐情。”

    “属下建议,直接乱箭射杀……”

    听到赵迟的邀请,几位代地将领立刻警觉进言。

    李牧环视众人,冷声道:“战场上讲求兵法谋略,阴谋诡计亦属常事,胜负才是关键。

    再说,南阳一役,赵迟何时用过阴谋?他光明磊落地取胜,而我们派刺客 ** 他,难道不算阴谋?”

    此话一出,诸将顿时无言以对。

    若谋略也算阴谋,那赵国派刺客之举岂非更甚?

    “赵迟仅带数人前来,足见其胆识。

    若有二心,实在令人不齿。”

    “开城门,我去见他。”

    “两军对峙,士气为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