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会的同时,张让找到了儿媳何氏。
“……陛下弥留,需请皇后与史侯赶紧入宫,否则史侯恐会因此失了帝位……”
张让对何氏说道:“眼下正在开朝会,要商议陛下后事,若皇后与史侯不入宫尽孝,那史侯继位必会受百官所阻……”
“张翁不是说有贼人攻打北宫吗?”
何氏一脸担忧:“再说陛下尚在永乐宫,若阿姊与史侯入宫,难保董太后不会加害……”
“攻打北宫之人只是为了保董侯,并未作乱……”
张让摇着头叹道:“陛下随时可能驾崩,需皇后回宫让陛下另立遗诏,否则今日朝议若有了论断,那便失了名分了!我已将陛下移驾至南宫崇德殿,不在永乐宫,无需担心董太后。”
张奉也点头道:“是啊,父亲执掌宫内多年,护皇后平安还是做得到的。”
何氏当然不知道宫内发生了什么,她只知道宫内的宦官确实不可能杀皇后和皇子,哪怕是再不对付都不可能。
之前刘宏在永乐宫,那皇后当然不能去……但现在刘宏已经在崇德殿了。
何氏去找了舞阳君,转告了张让的话。
舞阳君就是何皇后与何氏的母亲,也是何苗的母亲……何进的后妈。
后妈嘛,大家懂的,何进与何(朱)苗之间的矛盾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自打舞阳君带着朱苗嫁给何进的父亲,两人就一直不对付。
虽然何皇后眼下也在百郡邸,但礼制严谨,包括何进都是很难见到皇后的,只有刘辩和舞阳君能随时出入禁闱。
舞阳君当然明白张让所说的‘另立遗诏’是什么意思,便赶紧劝何皇后进宫。
何皇后确实什么都不知道,不仅何皇后,何家所有人都不知道何进派徐荣杀何苗的事,更不知道刘宏已死。
得知朝会在议刘宏身后事,何皇后从百郡邸出来,带着刘辩去往南宫崇德殿。
张让在得知刘备进攻北宫门时,把刘宏从永乐宫弄到南宫崇德殿去,原本确实是打算帮何皇后和刘辩。
当时是基于姻亲关系在做决定,张让本认为刘辩继位对自己更有利。
但眼下刘宏已死,刘备与蹇硕点醒了张让——谁对自己有利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对谁有利。
站何皇后这边,大概率是被灭口的下场。
反倒是董太后眼下需要帮手,刘备也需要,只有张让能诱捕皇后,也只有张让作证才能处置皇后。
何皇后与刘辩到了南宫外,张让与蹇硕带着张杨“领兵来接”。
皇后就这么被接成了囚犯,刘辩也落到了蹇硕手里。
张让与蹇硕当然不敢私杀何皇后母子,考虑到何皇后谋杀刘协亲母之事,以及给董太后下毒之事,张让与蹇硕商量了一番,决定将皇后与刘辩分开处置。
何皇后必然是要定罪的,张让要将其送往德阳殿交给刘备和董太后——得赶紧定罪,以免夜长梦多,张让在宫里这么多年,对这种事是极为清楚的。
而刘辩毕竟是皇子,是刘宏的亲儿子,无论他母亲或他舅舅做了什么,至少谁都不会处置刘辩。
蹇硕将刘辩留在了崇德殿,让其给刘宏的遗体跪哀守丧。
……
此时何进尚在百郡邸东边的禁军营内,这是虎贲中郎将营地,袁绍的地盘。
清晨蹇硕打算诱杀何进,何进从宫门处逃回后,便躲回了虎贲营调兵。
黄门署通告百官说今日紧急朝会宣读遗诏,何进也没敢上朝,连带着袁绍便也没上朝。
因为何进不确定这朝会通知是真是假,也不确定到底是谁要干掉自己。
董太后?蹇硕?张让?亦或是……何皇后?
若是在外人看来,何进这么想似乎很不合理……怎么能是何皇后呢?
但事实上,家家都有难念的经。
何进母亲早逝,父亲何真娶舞阳君续弦,生了何皇后与何氏之后,何真也死了。
父亲早逝,家里的妈是后妈,而且只是何进一个人的后妈……朱苗、何皇后、小何氏都是舞阳君亲生的。
其实何进才是东汉版灰姑娘——他是家里唯一的孤儿。
何家本是南阳屠户,而且只能算小富人家,连地方土豪都称不上,这种家庭却能把何皇后养得骄奢跋扈残忍凌人,舞阳君当然不是那种能一碗水端平的贤妻良母。
再加上这年头孝比天大,后妈也是妈……
何进以前在家里是个什么情况可想而知。
他当然不会与另外三人一条心,有事也不会和另外三人说,更不敢让人知道他要杀何苗……
若是何皇后知道何进陷害并派兵打算杀何苗,那是真有可能把何进废掉的。
毕竟何皇后还不记事的时候,其父何真就死了,她与何进虽是同一个父亲,但却没有任何感情纽带,不亲近的。
刘宏一开始提拔何进,以及后来用何苗来限制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