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挺精明,不过他有文人的清高,成分是小业主。”
易传宗笑着总结道:“不管怎么说,咱们院里就没有糊涂人。”
何大清却站起身来,反驳道:“怎么没有?贾家不就是嘛。看着精明,其实精明过头了。”
说起贾家,易传宗问道:“何大哥,你说贾家生活困难,贾东旭一个人的户口,他媳妇和他妈都是农村户口。他为啥不在街道办找个临时工干干呢?临时工一个月也能挣个十五六块,这钱足够他们一家三口生活了,而且贾东旭自己还能攒下点钱。
攒下的钱可以买两间房子,住得也能宽敞点。再说了,轧钢厂分房,他们又不是城里户口。城里户口一家六七口人挤在一间房的多得是,怎么轮也轮不到贾东旭。你们就没给他出出主意?”
何大清叹了口气,无奈地说:“唉,实在不知道该咋说他们娘俩。东旭长得倒是不错,挺招人喜欢,找的媳妇也漂亮,看着都挺精明。
可贾贾三口都是咋咋呼呼的,只看眼前利益,没点长远眼光,还特别爱占便宜。尤其是贾张氏没见识,光想着分房占便宜,或者占院里空房子的便宜。
可厂里的资产哪能随便乱占呢?现在厂里工人还不算多,就该赶紧买两间房子,光等着便宜房子,哪能轮到他呢?
就像你刚刚说的,厂里一家六七口人住一间房的大有人在,怎么轮得到贾东旭。我觉得以后房子只会更紧张。”
易传宗笑着说:“所以,何大哥,你得给咱们院里的人多提个醒。咱院里有放映员、锻工、钳工、厨子、老师、粮站、售货员、焊工,还有前院的司机,大家工资都不低。
你给他们出出主意,让他们尽量在院里买间耳房什么的,起码以后有了孩子住得宽敞点。要是院里大家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就一家过得不好,难免会招人嫉妒。
仇富心理在哪都有,所以该提醒还得提醒。”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