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六零:退亲后我靠打猎暴富 > 第431章 赶河号子

第431章 赶河号子(1/2)

    “大伙在江边帮杨万搭了个小窝棚,从此杨万就在那里住下了。

    每当上流有木排下来,他就跳上木排帮着他们安全渡过门坎哨。

    等木排过去了,他再跳上岸,回到小窝棚。

    就这么年复一年,放排的人都对杨万十分钦佩。

    放排回来的伙伴有人给杨万带来了新鲜的肉食,有的给杨万带来了好酒。

    到了冬天,还会给杨万送来衣服,见了面总是嘘寒问暖。

    有天晚上,杨万躺在小窝棚里睡的正香,忽然从窝棚外进来一个白胡子老头。

    老头身上穿着红袍,头戴毡帽,脚下是简靴,手里拿着一把蝇甩子。

    老头满面红光,对杨万说:吾乃龙虾王是也,今奉龙王圣旨前来召小王回宫。

    杨万睡的迷迷糊糊的,心里想的是:啥玩意的小王?回啥宫啊?

    老头看他迷糊,把手里的蝇甩子往他身上一甩。

    杨万唰地一下就变成了一条洁白的小龙。

    小白龙眨了眨眼睛,低头看了看自己,一下子明白了。

    小白龙跟着龙虾王回到龙宫,见到龙王跪倒在地。

    老龙王高兴道:我儿到了人间为民除害,功劳不小!儿啊,你该回来了。

    小白龙却担心他走以后,从门坎哨经过的木排又要遭难。

    老龙王于是将他的人间肉身化为石柱,立在岸边,镇守住江里的鳖夜叉。

    转过年,放排的人经过门坎哨,没有看见杨万下来帮忙。

    不过他们发现在门坎哨的边上多了一块高大的石头。

    他们都在议论:往年咋没看到这块石头,这是打哪来的?

    有人注意到石头的位置就是原来杨万的小窝棚。

    小窝棚怎么没有了呢?

    大伙迷惑不已。

    木排打这过,顺顺当当的过去了,就像以前杨万上来帮忙时那样。

    后来放排的人们猜测,那块石头就是杨万的化身。

    他永远立在这里保护放排的穷哥们平安经过。

    江里的鳖夜叉每回伸出头往外看,看到江边立着的石头,都会以为那就是杨万站在那里看着它。

    于是就把脖子缩回去了,从此不敢再兴风作浪害人。”

    白杜鹃听着陈母讲述的故事,也看到了岸边立着的那块石头。

    她看不出那块石头有多像人。

    不过她相信,凡是打这经过的放排人,看到这块石头的时候,都会相信那就是小白龙,杨万的人间化身。

    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是每个故事的背后都有一段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像这种危险的哨口多吗?” 白杜鹃问陈保柱。

    “多。”陈保柱表情凝重,“南流水哨口比北流水多,听我爸说以前放排得走两个多月,甚至三个月才能到。

    放排的工人在这期间要在江面的木排上生活,工作,由于时间长,故障多,而且还只能随波逐流。

    有时人员离开时安排的好好的,但是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以前排夫一上木排就是生离死别。

    但还是有很多人干这一行,因为赚钱多,拿命换钱。”

    白杜鹃沉默了许久。

    猎人这行也同样是拿命换钱,进了山,这条命更多的是由老天照看。

    雪橇驰过门坎哨,前面的村落隐隐可见。

    陈保柱唱起“赶河”号子。

    (注:赶河,一般在春季进行。

    春季山里的冰雪融化,山场子变的泥泞,放排人把一冬集中在沟沟湾湾边的木垛子推到河沟里,让它们顺着水流进入大江,进入主干流,再进行穿排,流放。

    这个工程称为赶河)

    “浪里滚哟,水里跳哟!

    木垛插得高哟!咱们不怕高哟。

    用劲折哟!嘿哟嗬。

    搬的好哟!嘿哟嗬。

    刨钩捞哟!嘿哟嗬。

    大头拽哟!嘿哟嗬。

    上山能捉虎哟!

    嘿哟嗬。

    水里敢斗蛟哟!

    嘿哟嗬。

    大山咱推倒哇,唉嗨哟哇~

    浪头来让路哇,唉嗨哟哇~

    木垛拆开了哇!

    唉嗨哟嗬嗬!!

    上岸歇着了哇!

    鸭子水上漂哇!”

    (注:鸭子,指的是放排人自己游水上岸。)

    白杜鹃听着赶河号子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她也听过爷爷唱的打猎歌。

    歌词简单直白,唱的都是劳动人民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什么不怕老虎追,不怕熊瞎子撵,就怕枪子是臭弹。

    枪子是臭弹,保准玩了完。

    她第一次听这种打猎歌时先是觉得有趣,后来细想却再也笑不出来了。

    凡是流传下来的歌必定有它背后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