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乌纱劫血墨山河 > 第292章 宗教复辟案之边城劫(1)

第292章 宗教复辟案之边城劫(1)(2/2)

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边!”林羽的铁链勾住城头的旗杆,往旁边拽,旗杆“咯吱”转动,挂着的“汉蒙同守”旗被夏风吹得猎猎响,被谢明砚抬头望见时,旗面的桃花与狼头绣得格外精神——是蒙汉绣娘合绣的,针脚里沾着城砖的灰。

    谢明砚望着城外的原野,眼里的景象让人心里发暖:巡逻的骑兵并辔行,马蹄踏过尘土的节奏像首诗;送饭的伙夫往哨卡赶,食盒里装着南北的吃食;城楼上的汉蒙兵卒碰着水囊,米酒混着马奶酒的香气里,混着笑声,比任何军令都让人安心。

    “这是劫后的共守。”林羽抓了把混合面凑近闻,香得眯起眼,和去年边关的紧张比,像换了个天地,“握惯马刀的手能握犁,守惯草场的眼能守城,这才是边关该有的样。”

    阿虎突然敲响了铜锣,城里的人们往演武场涌去,为首的是巴特尔,他手里捧着柄新打的弯刀,刀鞘上绣着桃花,脸上的汗还没干:“阿虎兄弟,这刀送你,草原的钢混着江南的铁,够利!”

    “巴特尔!”春桃的丈夫赶着马车赶来,车上装着新做的铠甲,甲片上的桃花纹闪着光,“这是给蒙兵做的,比去年的轻,护心镜上刻着‘同守’,保平安!”巴特尔接过铠甲,往他手里塞了柄马鞭,突然红了眼眶,却笑着往驼上装粮:“告诉春桃妹子,等秋高马肥,俺们陪弟兄们巡边,让狼都知道,这城是汉蒙一起守的!”

    演武场的人们被这声喊说得红了眼,有的往哨卡送粮更勤了,有的给蒙兵递水更实了,连学射箭的孩童都把靶心瞄得更准了,喝彩声混着刀枪响、马蹄声,在望胡城的上空绕,像首最雄浑的歌——那是被烽火炼过的,兵民共守的暖。

    (四)城固边宁

    天擦黑时,晚霞把城墙染成金红,远处的牧归马群披着余晖,像流动的火焰。兵卒们往粮仓搬最后一批粮,城道上的脚印深浅交错,是汉蒙的脚印叠在一起。望胡城的老将军捧着新酿的米酒,站在“镇北”碑前,看着汉蒙兵卒一起擦拭兵器,眼里的泪混着晚霞的光,砸在碑上的“同”字上,晕开一小片湿:“去年还在提防着误会,今年能背靠背守城楼……这城,总算成了不分你我的家。”

    莲禾蹲在城根的土里,把颗青稞粒埋进砖缝,旁边插着根红绸,是从旗上拆的。“种下了。”她看着兵卒们往箭楼搬箭支,火把的光在城墙上晃,“守过的城,共过的关,都该接着稳。”

    巡抚的告示贴在城门的布告栏,黄纸被风吹得哗哗响,却字字清楚:“望胡城设‘共守司’,汉蒙将领轮流主事,粮草共用,兵器共管,凡滋事者不论族别皆重罚,谁也乱不了。”谢明砚站在城楼上,看着人们在灯下分算军需,有的往哨卡送干粮,有的给远方的亲人写平安信,月光透过箭窗落在他们脸上,虽然带着风霜,眼里却有了光——那是比任何“镇北”碑都实在的,兵民共守的暖。

    阿砚坐在油灯下,给桃溪村的春桃写回信,信纸边角画着望胡城的夜景,城墙上的灯火连成“共安”二字。他抬头对谢明砚笑,笔尖的墨滴在纸上,像颗小小的星:“先生,史书会记下这个夏天,记下这城墙里长出来的亲,也记下这世道终究会让所有边关都变成家园。”

    风掠过望胡城的城楼,带着粮香的醇厚和兵甲的冷冽,真正的城,从不在砖石里,在共守的信念里,在相依的人心?。只要人心向着安,再险的边关,也挡不住炊烟往一处升。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