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十八年,你跟我讲亮剑 > 第360章 无题196

第360章 无题196(1/2)

    日子好像又回到了某种紧绷的平静里。鬼子吃了大亏,消停了一阵子,但谁都知道,这仇是越结越深,下一波报复只会更凶更狠。

    孙有粮肩上的担子更沉了,他现在是正式的民兵中队长,手下三十来号人,吃喝拉撒、训练打仗、思想工作,样样都得他操心。

    牺牲了那么多人,换来的不只是仇恨,还有教训和经验。他学着李大山的样子,也学着八路军干部的样子,开始琢磨更多东西。

    训练抓得越来越紧,也越来越有章法。老魏是正规部队下来的,懂不少战术和操典,孙有粮就让他专门负责队列、射击和战术配合训练,要求每个动作都必须到位。他自己则重点抓地道战和麻雀战的演练,这是他们保命和杀敌的根本。

    “咱们人少,枪差,跟鬼子硬拼就是送死。”他经常对队员们说,眼神冷峻,“咱们得像山里的狼,瞅准机会扑上去咬一口,撕下一块肉就跑,躲起来,等他流血,等他慌,再找机会咬下一口!要让他觉着,这李家坡的每一堵破墙后面,每一个耗子洞里,都可能飞出要命的子弹和手榴弹!”

    除了军事,他还逼着队员们学文化。他自己认字也不多,就拉着陈文远当老师,每天晚上,只要没有紧急情况,就在村公所那盏昏暗的油灯下,带着几个骨干磕磕巴巴地认字,学看地图,学画简易的防御图。

    “不认字,看不懂命令,看不懂情报,就是瞎子和聋子!”他说的很实在,“咱们不能老是瞎着聋着跟鬼子干。”

    张铁锤是他最得力的帮手,虽然认字比打仗难多了,但他服孙有粮,也跟着咬牙学。栓柱脑子活,学得快,很快就能帮着写写画画的。整个民兵队的精神气儿,跟李大山在的时候又不一样了,少了些乡土散漫,多了点正规军的韧劲和狠劲。

    乡亲们也没闲着在陈文远的组织下,家家户户都在加固自家的地窖,连通主地道。妇女们组成了互助组,帮着照顾伤员,缝补洗衣,制作干粮和急救包。

    半大的孩子们也被组织起来,负责在村口山坡上放哨,传递鸡毛信。整个李家坡,就像一只默默蓄力的刺猬,收缩起来,却浑身尖刺,等着敌人再次上门。

    天气转凉,鬼子的扫荡季也快过去了。但孙有粮心里反而更不安,他总觉得鬼子不会这么轻易罢休,越是平静,可能酝酿的风暴就越大。

    果然,这天后晌,派去区里送信的李二狗连滚带爬地跑回来,脸色煞白:“有粮哥!不好了!区里传来紧急消息,说有一大队鬼子和伪军,不下五六百人,带着山炮和骑兵,突然改变了扫荡路线,正朝着咱们李家坡这边扑过来!最晚明天天亮前就能到!”

    消息像一颗冷水泼进了滚油锅,村里瞬间炸了锅!五六百人!还有山炮和骑兵!这阵仗,远远超出了之前任何一次!

    恐慌的情绪开始蔓延,一些老人和妇女吓得直哭。

    “安静!都别慌!”孙有粮一声怒吼,压住了场面。他脸色铁青,但眼神却异常冷静。他看向陈文远和老魏:“陈书记,老魏,情况比预想的糟,硬扛绝对不行,咱们得立刻转移!”

    “转移?往哪转?这么多老弱妇孺,能跑得过鬼子的骑兵吗?”陈文远也急了。

    “不进山!进地道!”孙有粮斩钉截铁,“全部进地道!把村里所有能带的吃的喝的,尤其是伤员,全部转移进地道深处!民兵队留下阻击,拖延时间!”

    他立刻下达一连串命令:

    “铁锤!带一班,立刻去村北路口埋设地雷,把所有剩下的铁疙瘩(地雷)都用上!设置绊雷,诡雷,越多越好!炸他狗日的先头部队!”

    “栓柱!带二班,上村东和村南的制高点,分散开,等鬼子靠近了,用冷枪招呼,打完就换地方,不准恋战!目的是吸引鬼子注意力,让他们以为咱们主力在那边!”

    “老魏!你带三班,负责组织乡亲们转移!一定要快!有序!优先保证伤员和孩子进入安全区域!”

    “二狗!你腿脚快,立刻去区里求援!告诉首长,鬼子来了至少一个大队,有炮有骑兵,我们尽力拖住,请求主力尽快支援!”

    “其他人,跟我一起,在村里最后检查一遍陷阱,给鬼子多留点‘念想’!”

    命令清晰果断,像一颗定心丸,让慌乱的人们找到了主心骨。大家立刻按照分工行动起来。

    整个李家坡瞬间进入了一种压抑的忙碌中。没有人大声哭喊,只有急促的脚步声、压低嗓门的催促声、搬运物资的摩擦声。老人、孩子、妇女,背着简单的包袱,扶着伤员,沉默而迅速地从一个又一个隐蔽入口钻入地下。

    孙有粮带着几个人,在村里做最后的布置。他们把最后几颗手榴弹做成诡雷,挂在门后,埋在灶灰里;把一些空房子堆上柴草,泼上最后一点火油;把村口几处关键的地道口进行加固和伪装。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远处,已经隐隐传来了马蹄声和大队行军那种沉闷的脚步声,还夹杂着几声狼狗的吠叫。

    “快!快!鬼子快到了!”孙有粮催促着最后一批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